《泸州·东岩》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泸州市市中区沙湾乡,城东南长江岸边,与忠山隔河相望,因岩壁极似一弯新月,故又名月亮岩。宋代建大佛寺于岩上,为泸州丛林之一。后毁。今得重建。据《古迹志》载:“东岩,峭壁峥嵘,岩上多石刻,士名挂榜。”东岩又名月亮岩。宋代建大佛寺于岩上,为泸州丛林之一。后毁。今得重建。据《古迹志》载:“东岩,峭壁峥嵘,岩上多石刻,士名挂榜。”东岩上下,奇峦怪石林立江边,形态各异,有杜甫石、将军石、三坛老酒石、举子坠岩等,皆附有神奇的传说故事。杜甫到泸州游过东岩后,留下了“忆过泸戎摘荔枝,青枫影映石逶迤”的佳句。东岩石刻以文字为主,有汉隶、唐楷、宋草、行书十多处,现保存完好有明代“鸢飞鱼跃、波光云影”题记;清代“岩云水月,山高水长”题记及学政吴省钦书“少鹤山”;民国大型石刻佛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文;抗战时期石刻精品“还我河山”等。此外还有少量摩崖造像。
〔古诗文赏析〕 无 题清·张问陶
策策鱼鳞水,衙衙豸角山。
笑琰云雾里,城郭画图间。
初日明孤艇,奇峰秀万峦。
禁酒凭蜀酒,扶醉一开颜。
1792年冬,张问陶偕妻林氏来到泸州城,奇异瑰丽的东岩美景,一泻千里的长江水,街衢洞达的泸州城,更有浓香扑鼻的老窖大麦酒……这一切使得诗人流连忘返,诗潮奔涌,写下了这首小诗。
首联两句,写诗人顺江泛舟而下到泸州,在船上所见景象。只见沱江如练,碧波涟漪,状若片片鱼鳞;船头激水,发出“策策”声响,与飒飒风声,欸乃桨声,交相应和,令人心旷神怡:抬头远望,只见城南豸角山兀然耸立,在江岸乱石翠竹的映衬下,格外峻峭挺拔,悠然船行之间,豸角出缓缓退去,“衙衙”远行。水声悦耳,山行迤逦,转过城南江湾,东岩便赫然呈于眼前。
诗的第二联,写诗人登临东岩,隔江远眺的景象。江面上挂着一缕淡淡薄雾,轻纱柔曼,云飞雾绕,与雄奇苍劲的山岩相倚相伴,时聚时分。诗人在泸州时,曾受鹤山书院学子们所邀,到东岩小憩游览。谈笑有鸿儒,诗书尽雅兴,在云飞雾绕中,不禁令人有几分飘飘欲仙之感。隔江远眺酒城泸州,江山平远,毓秀钟灵,古塞城高,紫气氤氲,楼台画栋,酒旗飞扬;更兼隔雾观城,朦胧隐约,浓淡点染,真是一幅绝妙的山水写意画。城在画中静默,人在画中笑谈,那该是何等开心惬意呵!
诗的第三联,继续抒写东岩美景。“初目明孤艇”,写太阳初升,江面空阔寂寥,一只孤舟随波起伏。朝 阳把孤舟照得格外辉煌。那两头微翘的小艇,恰似一弯新月,令诗人油然想起酷似新月的月亮岩(即东岩)。岩影波光,晨雾霭霭,高大的东岩肃穆深沉。“奇峰秀万峦”,沿江山峦起伏,青绿深黛,或明或暗,雾气萦绕,秀色可餐。在那无数矮小山峦的簇拥下,东岩临江拔地而起,秀拔雄奇,展现了逶迤峥嵘的本色。
诗的第四联,由写景转入抒怀。船山先生素来喜酒,尤钟爱泸州的名酒,曾有“衔杯却爱泸州好”的名句。他是“性灵派”诗人,主张诗歌应直抒胸臆,写自己的性情。借着这美酒浓香,他要抛却世间一切烦恼忧愁。从“扶醉一开颜”中,依稀可见李太白那“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气。但诗人决非仅仅为酒而醉,作为翰林学士,他耳闻目睹了“盛世”之下的深刻社会矛盾,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于是借蜀酒“禁愁”。更主要的是他寄情山水,在饱览美景中寻求慰藉、陶冶情操。泸州秀丽的山川,繁庶的城郭,滩平山远,人物风流,引起他心灵的共鸣,情景交融,如痴如醉。面对东岩一带水光山色,诗人怎能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呢?
(张晓涛)
上一篇:咏《荆门·东山宝塔》诗词散文赏析
下一篇:咏《南京·中华门城堡》诗词散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