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拙政园》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城内东北街,系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有“江南名园”、“园中精华”之誉。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是我国古典园林的杰作。拙政园原为东晋戴隅、唐代陆龟蒙故宅地。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归隐的原御史王献臣在此筑园,园名取晋潘岳《闲居赋》“……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园中建筑疏朗自然,怡然清幽,是苏州园林之一绝。全园总体布局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以水为中心,水面面积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凡亭槛台榭,皆因水为势,与苍松花木交相掩映。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园为全园之精华,占地1.2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占三分之一以上。厅堂楼榭等较集中地分布在园南靠近住宅一侧,园北则山池树木并重,并以建筑辅之。以水衬山,以树衬石,以房衬池,使山林显得高大幽深,使池水更加开阔清沏,仿佛山因水活,水随山转。“远香堂”是中园的主体建筑,为单檐歇山面阔3间的四面厅。置身堂内,南可观峰,北可赏荷,东可看景,西可观梅,足不移步,四面景色、一览无遗。其西有“小飞虹”小桥一座,桥上覆有走廊,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其他景点还有得真亭、小沧浪、见山楼、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梧竹幽居、玲珑馆等。西园原为清末张氏的补园,其结构布局,于花木水石之外,厅堂亭榭密集,装饰华丽,和中部的疏朗,各具千秋。十八曼陀罗花馆与三十六鸳鸯馆为主体建筑。外观歇山厅,四隅有耳室,两馆之间由银杏木雕刻的屏风隔开,俗称鸳鸯厅,其形制为国内唯一孤例。东园占地2公顷多,原为明代侍郎王心一的归田园居旧址。以松岗、山岛、竹坞、曲水取胜,具有明快开朗的特色。综观拙政园艺术布局,自明至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思想一直渗透其中。故因地制宜,创造了“山花野鸟”之间的自然风光,从而成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杰作。
〔现代散文〕 城里的园林,不能不算它较大,不愧为四大名园之首。我对它的直觉印象是一个“幽”字。也许这个译语有点抽象,但若你到这里的话,自己在后山的亭子、见山楼上静坐那么一会儿,你就会同意我的意见。我以为,玩赏一个园林,不一定要在乎厅堂的富丽,譬如说,这里也有什么远香堂、三十六鸳鸯馆等——隔壁博物馆占用的玉兰堂也许更堂皇些,可是,在这些地方很难领会园林的真正佳趣。当然,这些建筑也是园林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了它们,才能山石微径,曲水红桥,更加有所联系,有所归宿。然而,假如把欣赏和领会胜境的中心完全放在考究什么楠木厅,什么画栋雕梁的工程上,就难免近乎煞风景。所以,我请您在玩赏了上面的“主题结构”之后,一定要上后山,静坐一会儿,把你的眼界放得更宽些,把你的恣纵的心情镇摄得更宁静些。
忠王曾经在这个园里办公,历史家们对于“忠王府”是十分珍视的。我想忠王岂止是个革命领袖,他也算是一个有意思的艺术家。单说他选择了见山楼来做办公地址这一点就不平凡。这个楼并不富丽,也不太高大,但位置在全园的最后,坐在楼上可以看见肥大的梧桐叶覆在青青的屋瓦上,可以看见几竿修竹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可以听见不知名的鸟儿在不知什么地方争鸣。要是在夏天,当风雨来时,这里的情境更非笔墨可以形容,蒙蒙的白雾笼罩了一切,那是急雨溅起的飘在瓦面上的水珠。忽而一阵开晴,美丽的彩虹可以使你惊奇地看上好一会儿。
从土山上的亭子远望,也许比园子里边更为舒畅。晚照中城墙的雉堞和荒旷的田野,河边没有行人兀自潺潺流着水的小河……听说本来这个园子北面曾经直达城根,我们也不妨想象那里从前有过飞楼水榭,历史使它们化作尘土,从而不免想到这个园子最早的主人,他是那样假惺惺的选择了潘岳的话作了园子的名字,认为归隐林泉乃是“拙者之为政”(《闲居赋》里的话)。其实,他真正是个名实相符的“拙者”,除了使后人对他嗤笑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
水,是园林里不可少的。远香堂侧的荷塘是很不错的了,但我很喜爱三十六鸳鸯馆附近,沿着东墙一带的,生满着浮萍和水藻的绿波,那水是得到“静”趣的,好象是“与世无争”的。转过弯儿,在后墙根长着肥大碧绿的芭蕉,这点“旧时院落”的情味,我想在月夜应当更美,如果能够在这里一面赏月,一面哼着吴梦窗的词句,也许是诗人们很感兴趣的吧?可惜的是,过去的诗人们只咏赞着什么文徵明手植的紫藤和宝珠山茶,而没有把这样的意境作为抒写的材料。
(纪庸)
上一篇:咏《扬州》诗词散文赏析
下一篇:咏《宜宾·旋螺殿》诗词散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