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风景名胜区·灵谷寺》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钟山东麓。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葬高僧宝志和尚于钟山独龙阜,并建有开善寺及五层高的志公塔。明初改建为蒋山寺,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以“塔逼宫禁”为由,把蒋山寺和志公塔迁至今址。该寺建成以后,朱元璋赐名灵谷禅寺,并御书“第一禅林”匾额于石门洞。当时从山门到梵宫长达2.5公里。寺中有琶琵街、万工池(放生池)、无量殿、梅花坞、宝公塔、八功德水等名胜;号称东南名刹。清康熙、乾隆两帝六次南巡,均亲临该寺,并留有宸翰。寺内万松参天,号称“灵谷深松”,系清初金陵48景之一。上述诸景,大多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的战火。现寺内的无量殿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整个建筑,不施寸木,全由巨砖垒砌而成,故又称“无梁殿”。同治六年(1867年),曾国藩在无梁殿东建造龙王庙,光绪年间(1875—1908年),又陆续修建了宝公塔、金刚殿和天王殿。1928年,国民党政府决定在灵谷寺旧址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灵谷寺原有的佛像全部并入龙王庙中。将原万工池以北作为公墓入口,在天王殿旧址建阵亡将士牌坊一座,坊前置有石雕貔貅一对,无量殿辟为阵亡将士纪念堂,堂北即为公墓。墓旷再北为松风阁,建于1929年,原为阵亡将士纪念馆,馆后为阵亡将士纪念塔,建于1931~1933年,塔高60.5米,9级8面,通称灵谷塔。
〔古诗文赏析〕 踏莎行·经钟山过灵谷寺看梅 清·鲍夔生
草没颓垣,烟迷旧阙,杜鹃声里人愁绝。白头宫监倚斜阳,相逢指点闲游客。剩山残水,荒烟断碣,无聊且向招提歇。如何往事暗伤心,低徊欲对梅花说。
灵谷寺位于钟山东麓,明初,太祖朱元璋相中六朝高僧宝志法师的墓地及蒋山寺,特将此地辟为自己的陵寝所在地。为了表示他的歉意,下旨将宝志的墓地迁葬至今灵谷寺。当年寺宇的规模很大,为金陵三大寺之一。朱元璋亲笔为灵谷寺题写了“天下第一禅林”的碑额。及至清代,灵谷寺迭遭兵乱,寺宇已渐趋荒芜,但寺中的梅花名气依然很大,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往品赏。
该词以冼练的笔法,描绘了作者观赏梅花的过程以及由此对历史沧桑之变的凄婉心情。起首三句,极力描绘了钟山经过明亡以后的诸多劫难,呈现出一派萧条荒凉的凄惨的背景。作者通过“没”、“颓”、“迷”、“旧”等字眼,勾勒出了古寺的荒凉,令人油然产生了“寺荒蓑草、鸟呜惊心”的意境:“野草淹没了坍塌的院墙,烟岚迷住了旧时的门阙,已经是一派荒芜的景象,偏偏这时又传来杜鹃那令人愁绝的凄婉的叫声。”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分,由于荒芜,旧时的山路更令游人难以认清,这种时刻,对于游客来说,多么需要一位导游啊!
“白头宫监倚斜阳,相逢指点闲游客。”游人正在为寻路而发愁之际,倚立斜阳之下的白发老宫监,正伸手扬臂,向游人指点迷津。“白头”一句不仅勾勒出了老监闲情自适的情景,而且对老宫监指迷津的形象地描绘得栩栩如生。
下阕描写游人步入寺中,原以为可以目睹一片“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的梅花怒发的胜景,但是由于四围环境过于凄寒,使得游人的心绪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在这种心绪的影响下,昔日的绿水青山,在游人的眼中,也成了“剩水残山,荒烟断碣”。作者连用了“剩”、“残”、“荒”、“断”四字,不仅与上阕的“没”、“颓”、“迷”、“旧”四字遥相呼应,也进一步烘托了“古寺荒凉、鸟鸣心惊”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下,游人还会有什么舒畅的心情呢?只能引起游人的百般的惆怅。“无聊”可理解为心情无所寄托,亦可作“无赖”,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勉强在寺院里住下。“招提”,泛指寺庙,这里专指灵谷寺。大好的河山,怎么会成为“剩水残山”呢?昔日庄严肃穆的寺宇,怎么会成为颓垣、断碣呢?回忆起往事,想到历史上沧桑巨变,不由得不令人暗自伤怀。对于造成这一局面的原由,作者心里是一清二楚的,但是在清代文字狱的高压政策下,作者又能说什么呢?“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文字狱的教训是太深刻了,这是万万随意不得的,作者的知心话无人可诉,无处可叙,他只好徘徊在梅林之间,把象征清雅、高洁的梅花作为他的知已,悄悄地向她吐露自己的心声。
(袁晓国)
上一篇:咏《涪陵》诗词散文赏析
下一篇:咏《南京·煦园》诗词散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