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燃犀亭》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采石矶蛾眉亭前临江处。又书然犀亭。亭为方形,四角擎以石柱,托起飞翘的亭顶,简朴而素雅。四周青石栏杆,可供游人憩坐。亭额题为“江天一览”,亭内有一块石碑,镌刻“燃犀亭”三字,系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书写。燃犀亭是根据晋人温峤点燃犀角照见水怪的传说而建。燃犀亭俯冲大江,遥对天门,浪击峭壁,银珠飞溅。伫立亭前远眺,石壁盘突,高数十丈。临崖危瞰,势独雄豁。翠螺北峰峭壁雄峻,由此北望,尤其陡削。这里上倚危崖,下逼奔湍,形势极为壮丽。远处,青山、白纻山、小黄山隐隐约约四方涌来。江心洲屋宇鳞次,树木森森,小桥、流水、船家、饮烟,似画中之景。亭后不远处是蛾眉亭,出亭向左拾级而下,可见一块巨石悬空横出,突兀险峻峭壁之上,巨石上有一只一尺八寸长的大脚印,由于重心所偏,岩石被脚后跟踩塌一块,形象逼真。这便是民间流传的当年常遇春攻打采石时,所留下的“大脚印”。然犀亭下崖壁处,有“天下太平”四字石刻,为江上胜迹。
〔古诗文赏析〕 燃 犀 亭 清·陈长镇
过江一无事,独上燃犀亭。
野水意中绿,闲云人外青。
山深游魍魉,水落见精灵。
欲问升沈理,寒光照翠屏。
陈长镇乃清代乾隆年间进士。此诗是他经过采石时所写。“过江一无事,独上燃犀亭”。点明登览缘由。览古须有闲情逸致,因“无事”,才有时间细细品味此景之妙处。而“独上”其游处无人打扰、思绪集中,才有更深的感触。
“野水意中绿,闲云人外青”。两句写景,颇有意韵。野水,乃广阔浩荡之江水。非浊黄恶浪,却如人意,绿得使人心醉;闲云,乃人心闲,故觉云朵悠然有消闲之意。在人世间难得一见的“青”天——纯静又纯净的蓝天的映衬下,那白云显得更加洁白,几乎令人感到那是非尘世所有的景致。
“山深游魍魉,水落见精灵”。“山深”句谓翠螺山林木参天,不见天日,其中定有为害人类的精怪;“水落”句,料想江水尽退之后,那水怪精灵还会再度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两句似乎在说此处山幽水恶,实是诗人富有哲理性的议论。与尾联“欲问升沈理,寒光照翠屏”联系起来看,便可悟出诗的后四句是在言政治与人世。山高蔽日,犹如官场的黑暗政治、若入主不察,必将使贪官污吏横行于世;若政局修明、水落石出,佞臣暴露,奸臣尽除,国家便可从此太平无事,兴亡成败之理,于此可悟。联想到燃犀亭下崖壁处有“天下太平”四字石刻,其含义自明。结句“寒光照翠屏”以景结情,尤耐人寻味。所谓“寒光”,想是当时夕阳西下,照在翠螺峰的雄峻峭壁上,如翠绿色的屏风一般。谓之“寒光”,可见阳光已失去了它的威力,只是苍白的冷色了。其写景之中是否有对当时政局的隐忧,只有留待后人考证了。
(周家群)
〔民间文学〕 相传很久以前,采石矶下既有金牛兴风,又有水族作祟。江底常有鼓乐之声传到岸上,每当从江底江出鼓乐之声,都会出现汹涌的波涛和巨大的漩涡。凡过往船只不是被波涛掀翻,船毁人亡,就是被漩涡卷入江底,闹得当地老百姓惊恐不安。
公元329年,镇守武昌的江州刺史温峤奉旨前往建康(今南京)平叛。平定叛乱后,温峤的水师战船浩浩荡荡逆水而上,返回武昌。这天夜晚,温峤率水师途经采石矶,正准备夜泊,突然,隐隐约约地传来一阵奇妙的鼓乐之声。正在船舱夜读的温峤觉得奇怪,就走出船舱,来到船头,环顾四周,山峦、村落被笼罩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哪来的鼓乐之声呢?”温峤侧耳静听。
“将军,这声音好象来自水下。”温峤身边的一个士兵说道。
这时,鼓乐之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强,随之,江面上狂风大作,波涛涌起。船只也开始摇晃起来。
“快!快点燃犀角,看看是何等妖怪在兴风作浪。”温峤命令道。
几个士兵即刻点燃了犀角,朝江面照去,顿时,风停浪息,江水清澈见底。只见江底有许多奇形异状的水怪,有的乘着马车,有的身着赤衣。这些水怪在水中行走如履平川,闹若街市。
当晚,温将军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位身着赤衣的老者向他走来,并怒声问道:“你我幽明相隔,路途不通,你为何点燃犀角照我本相,使我水族显现原形?”
温峤正欲答话,这位赤衣人却愤然离去了。
从此,采石矶下再也不闻鼓乐之声,这一带江面上便风平浪静了。后人为纪念温峤,在采石矶临江处建造了一个亭子,取名“燃犀亭”,唐代诗人胡曾还就这个传说故事题诗一首:“温峤南归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谁知万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跃马人。”
(匡杰 整理)
上一篇:咏《南京·煦园》诗词散文赏析
下一篇:咏《池州·牯牛降自然保护区》诗词散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