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风景名胜区·仙人洞》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牯牛岭西崖御碑亭以西。这里苍岩翠壁,岩石参差,形若人手伸出,人们称之为佛手,故名佛手岩。佛手遮掩下,一洞中开,岩洞的高度和纵深约有三丈,可以同时容纳百余人。中国古老的神话之一的“八仙过海”中的吕洞宾,相传就是在此洞修道成仙,故名仙人洞。自古以来,仙人洞有僧人在岩旁搭庵修行,是道释两家的洞天福地。洞内原有石建的吕祖龛,七十年代中被毁。嗣后,在洞中央又新建石雕的纯阳殿阁,殿内监主吕洞宾身背宝剑的石像。两边刻有“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等对联。据考清代嘉庆(1796~1820年)以前,这里名曰佛手岩,是为和尚盘桓之地。嘉庆以后,为道士把持,改祀吕洞宾。吕洞宾被道家尊奉为“吕祖”、“纯阳祖师”,系五祖八仙之一,因而后来佛手岩改称仙人洞。仙人洞素有“洞天玉液”之雅号。洞中一滴泉水,叮咚作响,终年不断,泉水味甘甜,可口清心,泉边石壁上镌刻着“石洞流甘露,仙崖乐最真”的题诗以及“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上清泉万古长流”等一类对偶文句。仙人洞裙带着纵览云飞、竹隐寺、语仙亭、御碑亭等建筑景点,形成以洞、岩为主的风景特色。
〔古诗文赏析〕 游仙人洞 清·爱新觉罗·弘历
庐山竹隐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眼看西北三千界,脚踏江南十二州。
庐山美景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的乾隆皇帝,据说他六下江南,三巡扬州之后,溯流而上,登庐山游览仙人洞,巧遇庐山少女李凤英,临行时在小白扇的反面题了这七律诗。全诗缘情写景,景中寄情,情景交融,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山水壮阔和春心骚动相揉合的诗情画卷。
前两句“庐山竹隐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是向我们引出相传几千年的竹林隐寺的神奇故事和工细地勾勒出高峰云雾缭绕、瀑布泻流的壮观意境。传说很久以前的一年大旱,庐山观音岩旁有一古刹的小和尚到三叠泉去挑水,心地善良的小和尚经常为岩边快要干死的何首乌小花浇水,后来小花得救了,变成了美貌何姑,对小和尚有报恩之情。老和尚见之起了歹心,夜里挖出何首乌,准备蒸熟食用,长生不老。小和尚开蒸笼,又一次救出何姑。两人随着寺庙腾飞,落在离仙人洞不远的悬崖上。从此,竹林寺的古刹隐蔽在虚无缥缈之中。后一人在三叠泉观音岩处刻下“竹影疑踪”四字,而在仙人洞北面的飞仙岩旁刻上“竹林寺”三个字,可是几千年来谁也没有见过它的寺宇,有时偶然出现其幻影,但这个故事却源远流长地流传着。乾隆皇帝在这里借喻竹林隐寺的故事来暗示他对如花似月的庐山少女的一见钟情,并增强了浪漫的色彩。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作者采取定点写景的手法,特别是用形象化的比喻,在仙人洞居高临下,鸟瞰万里长江如玉带飘动,一轮明月如金球滚动,冉冉上升。该诗一反俗套,不是把明月写作白色,而写作金色,到傍晚时分,月亮初升,夕阳的金色光芒把月亮染成金色的圆球,绚丽炫目。作者贴切的想象,把长江、明月描摹得千姿百态,形象细腻,富有动感,不仅衬托出仙人洞的高峻魁伟,自然奇险,而且富有艺术的魅力。
“眼看西北三千界,脚踏江南十二州。”作者运用了“三千”和“十二”两个非定数,由远,极写从仙人洞向西北看去,极目千里,一望无垠,气势磅礴;推近,极写驻足于庐山,雄镇江南广袤的土地,夸张眼界其远,管辖其大,显示出自已一个皇帝高瞻远瞩,恢宏轩昂的气度。
乾隆皇帝虽被少女李凤英下了逐客令,但还是流连忘返,完全沉醉于“庐山美景观不尽”的诗情画意中,他在冥想什么呢?“天缘有份再来游”。原来作者还未离开庐山,就神往日后再来游览庐山,他奢望“天缘有份”旧地重游,能得到少女李凤英的爱慕之情,象小和尚与何姑一样,与寺庙一起腾飞,归隐于竹林隐寺。这最后一句,寓意更深的情感:庐山奇秀,甲天下山;庐山少女甲苏杭。不然,怎会吸引皇帝再来游呢。
乾隆皇帝在全诗中完全采用了一种借景寄情,寓情于景的方式,从而情景交融。他通过赞美庐山的美景,委婉地抒发出内心爱慕庐山美女的艳情,立意清新不凡,情景并茂,前后呼应,自然浑成,达到了很高文境和微妙的情趣。
(尹超海)
〔现代散文〕 时值阳春三月,我先从天桥循径而下,漫游锦绣谷。
沿崖西行,穿过石门,绕过仙路,步入“竹林寺”,只见翠林修竹,却不见寺宇庙门,原来为匡庐幻境。传说夕阳西下时,此处偶尔隐约见有寺院,可闻暮鼓梵钟之声,通常有影无形,可望不可及。
过了“访仙亭”,再拐小道弯,昂头望去,只见一排排黛色参天的柳杉树,浓荫蔽日。与柳杉树平行拔地而起的苍崖翠壁,形若覆掌参差平伸,这就是佛手岩。佛手覆盖之下,一洞迓然岩开,仙人洞已展现在我的眼前。
仙人洞为清代嘉庆以前历年僧人修行处的地方,原称佛手岩。
仙人洞四周景色宜人,洞的左边,石级弯弯地向上舒展,松杉挺拔壮行色,直通圆门。圆门下面是悬崖千仞,悬崖伸出凌空的形若蟾蜍的石头,上面镌刻着“纵览云飞”四个红字,一棵石松亭亭玉立,苍劲不挠。
洞的右边是锦绣谷,曲径幽壑,松竹青翠,峭崖耸崎。平台摆设着供游人歇息的石凳、石桌,平台外的山下,极目远眺,阡陌纵横,长江恰似白练在天涯边飘舞,七里湖和赤湖如两面明镜一样银光闪烁。
跨进洞口,左侧悬崖上镌有“仙人洞”三个大字。右侧悬吊着一个古钟,这宕开的石洞高约三丈,深约四丈,可容纳百余人。洞内顶部有大自然刀削凿刻的石岩,参差错落。洞后有一泉水,叮咚直滴,终年不断,水味甘甜,人们赠给它一个“洞天玉液”的雅号。洞的中央,有座石雕的纯阳殿,内置吕洞宾身背宝剑的石像,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是“吕祖”“纯阳祖师”的吕洞宾求仙学道之地。
天色忽然阴下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浓云迷雾飘来,将洞口重重锁住,没隔多久,天上降下滂沱大雨。我伫立在洞口,仔细观察这一景观:时而,洞外黑压压一片,忽地奔腾出惊雷火龙;时页,灰蒙蒙一抹,透出梦笔般的千仞奇峰;时而,白云汹涌如汪洋,在嶙峋的深谷中铺设席梦思的软床;时而,雨过天晴,在奇峰层林中飞映出一道绮丽的彩虹。
仙人洞虽不很宽大,不很深邃,但小巧玲珑,蜚声古今中外,以它奇绝景色和虚幻缥缈的神话,吸引着无数游人慕名而来。
(尹超海)
〔民间文学〕 乾隆皇帝脱下龙袍身着便装,手里拿着一把白绢折扇,只带了一名随从上庐山。
二人到了仙人洞,先坐到石凳上坐了一会,顺手将绢扇放在石桌上,起身到洞中观看。他欣赏了纯阳殿石刻后,就循着幽径前往“游仙石”去了,把绢扇忘记拿走。
此后,一位眉清目秀的姑娘,到石凳上坐下来歇息。她发现石桌上放着一把精致的绢扇,拿起展开一看,叹息道:“这样好的绢扇,竟无字无画,太可惜了。”她便到纯阳殿前放功德簿的桌上取来笔,挥毫在扇面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
乾隆从游仙石回来,因走了一段路,感到有点热,便从石桌上取扇掠抗搧风,展开一看,扇上竟书写了一首诗:“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他念完不禁发笑说:“此人粗心大意。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第一句应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竟把‘间’字给漏掉了。”姑娘听了不觉满脸红云,趋前说:“先生见笑了,本小女子平素略爱吟诗写字,不知此扇为先生所有,便草率疾书,没想到有漏字之误,多请见谅!”乾隆听了才注意到这少女长得光采照人,迷人如酥,忙说:“岂敢岂敢,小姐下笔秀丽,如龙飞凤舞,深为佩服。”乾隆油然生起爱心,打听少女的姓名住址,少女告诉他,名李凤英,家住山下赛阳镇。两人就诗画谈得投机,时间不早,少女就告辞了。
这天夜晚,乾隆一直没睡好,李凤英的花容月貌总是浮现他的眼前,他决定天亮就下山,再见李凤英。第二天,他便随从来到赛阳桥,想找人问址,忽听到桥下有洗衣棒槌声,上前一看,这女子正是李凤英。李凤英把乾隆带到家里,并向父亲作了介绍,便去里面沏茶去了。乾隆开门见山对李父说:“我乃当今皇上,见你的千金才华出众,欲纳为妃,不知尊翁意下如何?”李父见皇帝驾到,拜倒在地,说道:“承蒙皇上看得起小女,待我探问一下再说。”
不料,李凤英不为富贵荣华所动心,宁愿守清贫之家,并要父亲婉言谢绝皇帝的求婚。李父回到前堂,向乾隆解释说:“小女说自己无才,蒙皇上厚爱,奈何命薄福浅,有负圣恩,万望恕罪。”
乾隆听话听音,这分明是李凤英在下逐客令了,不好勉强,只得在绢扇反面题诗一首,赠扇寄情,惋惜而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这位美丽的庐山姑娘。
上一篇:咏《黄冈·五祖寺》诗词散文赏析
下一篇:咏《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仙寓洞》诗词散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