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风景名胜区·寄畅园》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惠山东麓横街之西,初名“风谷行窝”,又名秦园,是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保存至今的古典园林,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独擅山水之胜,深得借景之妙。以精湛的造园艺术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于世。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寄畅园元时为二僧舍,名“南隐”、“沤寓”。明正德年间,兵部尚书秦金辟为私园,名“风谷行窝”。后园属族裔秦梁、秦耀。秦耀宫至中丞,中年罢官返乡,着意经营园林,更名“寄畅园”。清康熙初,秦金的曾孙秦德藻,延请了叠石高手张南垣及其从子张鉽在园内迭石,“又引二泉之流,曲注其中”,使园成为吴越一带的名园。寄畅园占地1公顷,其中水面约0.1公顷。全园大体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水廊为主,西部以假山树木为主。锦汇漪位于园东,占地1500平方米,是一个南北狭长的水池,其上有源,下有流,明注暗泄,淫雨不溢,久旱不涸,池在曲折的池岸、掩映的树木、错落的桥廊的映衬下,以聚为主,有聚有分,以明为主,或明或暗,构成了一 幅完美的画面。池东边的“知鱼槛”是九脊飞檐的方亭,可凭槛俯首,观池中游鱼,鱼乐人亦乐,是全园赏景的中心。八音涧是园中最具匠心的迭石。系用清一色的黄石堆迭而成的润峡,轮廓清晰,色泽苍古,顺理成章,体态自然,堪称“宛若天开”的杰作。人行其间,茂林在上,清泉在下。泉水经曲涧轻泻、盆潭跌落,化无声为有声,聚“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于一涧,故而得名。园中其他知名景点还有美人石、九狮台、七星亭、郁盘亭等。该园成功地将园外龙山九峰、锡山龙光塔与园体自然连成一片,成为园林建筑中借景手法的范例,在山麓别墅园林中独树一帜。清代乾隆酷爱此园,六度南巡,每次必到,北京以后,特地命人在北京颐和园中仿寄畅园建一园林,取名谐趣园。
〔现代散文〕 我游过豫园、拙政园、瞻园,更多的是寄畅园。我为各个园林的特色所倾倒、陶醉,但我更爱寄畅园,为它具有其它园林所没有的特色而自豪,它是我国古老的明代园林的佼佼者。
豫园、拙政园、瞻园皆建筑在城市之中的平地之上,挖池、叠山、造径,起楼、几乎都是人工建造,美则美矣,但人工雕凿痕迹怎么也抹不去。独独寄畅园,建筑于城市西郊惠山脚下,它依山就势,在大自然造就的景观的基础上稍加修饰,即成绝景,它巧妙地运用一个“借”字,把大自然再融入小小园中,入园却见巍巍惠山,转首就是锦绣锡山,使人不知园大几许,气势之宏,不能不说为群园之首。锡山顶上灿然放光的龙光塔,似乎就是园中一景,是寄畅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实,这塔离园还有1千多公尺的距离。
寄畅园内的假山,论质量,数量,皆不如瞻园、豫园以及拙政园。在寄畅园,美丽的太湖石只是点缀,堆积在锦汇漪和八音涧的大量假山,都为黄石。然而,这假山的黄石和真山的惠山的石料在色泽上连成一体,和地上涌出的石头互为补充,使得假山也有了真山的生气,赭黄色的黄石旁偶尔置一、二色白如流云、造型美观的太湖石,就使太湖石显得更加醒目,更加美观,更为宝贵。寄畅园东有一临镜池,池中置一块高2米余的太湖石。论其石高、石质、姿态,在全国众多的太湖石中,它不算佼佼者,然而仅此一石,就召引无数人赞美它,欣赏它,驻足其旁不忍离开,乾隆南巡,还为它写了诗,并在诗旁题跋,改美人石名为介如峰。这真正是“物以稀为贵”了。
寄畅园的水,与豫园、瞻园、拙政园也不同。后三园内的池水皆是死水。独独寄畅园的水,由二泉、滴露泉、龙眼泉、叫松泉、罗汉泉等泉水汇总而入,日日夜夜,流淌不息。造园主巧妙地运用这股日涌数十吨的泉流,建一曲折有致的八音涧,日日夜夜奏出不同的八个音阶的流水声,堪称一绝。这股水再入锦汇漪,这一亩多池塘的水就永远清澈见底,鱼儿可数,活跃异常,莲花、荷花,生机蓬勃,芳香四溢。再加上园内古树多,这些古树和园外的惠山、锡惠公园的万千株古树连为一体,造成了一个囿于城中的豫园、瞻园、拙政园所欠缺的生态环境——空气清新,安静无尘,鸟雀众多。那黄鹂、八哥、喜鹊、绶带鸟、山雀等十多种色彩斑斓、鸣声幽美的鸟儿不停地从空中飞过。近处,远处鸣叫,这声音和潺潺流水声、风吹林木声融和在一起,无异于组成一部悦耳动听的天籁协奏曲。坐于园中,品着二泉水泡制的新茶,此情有寄,此乐何极!
我到北京,进了谐趣园,观其布局,就是一座寄畅园嘛!一问才知,这座谐趣园,就是当年乾隆下江南多次游览寄畅园后,在这里仿造的,初名惠山园,后改谐趣园,仔细观赏,其建筑远比寄畅园华丽得多,然而,独独缺少了寄畅园古朴而自然的灵气。这个名字起得好,谐趣而己。
(王长工)
〔民间文学〕 传说乾隆皇帝有一次乘坐船,走古运河千里迢迢来到无锡,他为了行动自由,乔妆改扮,到处游逛,贴身只跟了一个书僮模样的保镖。一天,他慕名进入寄畅园,风流天子手持摺扇,一步三摇,频频点头称赞,心里盘算着怎么样才能不出京城而享此清福。忽然瞥见一位面目清癯的老和尚坐在凉亭里的石桌旁边,眼神直勾勾的,参禅不像参禅,赏景不像赏景。走近一瞧,原来是自个儿在钻研棋局呢。乾隆一时技痒难禁,提请老和尚对弈。
和尚鉴貌辨色,见来者虽然是一介书生打份,眉宇间流露出一种不可一世的傲气,猜想不是庸碌迂腐之辈,谦让着应允了。那位惠山寺高僧收起残局,拂拭棋枰,道声“愿闻雅教”,便拉开了战幕。乾隆开手就来了个“金龙出海”,声势夺人,老和尚抚弄念珠,从容应战。棋到中局,乾隆才发觉对方已布下天罗地网,缠住了金龙的首尾,笑容不见了,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子。他心中有数,和尚已稳操胜券,可他不能就此善罢甘休,使出浑身解数要挽回败局。“书僮”更是大汗淋漓,向老和尚使了几次眼色,老和尚眯缝着双眼不予理睬。
终盘时,乾隆左支右绌,费尽心机,好容易抓住机会做成了几个“眼”,金龙死里逃生,最后才以半子之差险胜。老和尚又打了个合十,说道:“施主好手段,老衲甘拜下风。”他微微一笑,嘴角隐含着不可捉摸的深机。乾隆是聪明人,猛然醒悟过来,是老和尚有意让子了,而自己竟然堕入了五里雾中,可见这个出家人棋艺之奥妙。乾隆下棋从来所向披靡,自认为是天下无敌的国手,这次游园不料栽了个大筋斗,被玩弄于“秃驴”的掌心之中,因此他郁郁寡欢,又隐忍着不便发作,只得怏快拂袖而去。
后人给这块盘石起了个名字叫“郁盘”,还推而广之,由石及亭和廊,称作“郁盘亭”、“郁盘廊”。
(蒋文安 整理)
上一篇:咏《太湖风景名胜区·宜兴四洞》诗词散文赏析
下一篇:咏《庐山风景名胜区·小天池》诗词散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