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巢湖仙人洞》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安徽巢湖市南19公里处银屏山中。山下有谷地,谷地北壁犹如刀削斧劈。仙人洞外有安乐寺,上有摩刻“天然图画”四个大字。旁有勒石门联为:“怪石如龙盘古洞;好花挂壁迎神仙”。相传古代仙人崔子颜、吕洞宾、甜如蜜等在此修炼成仙,离开时留下一瓶“仙丹”,“鸡犬舐之皆得仙”。故称为仙人洞。洞有二个,一个称白龙洞,又称亮洞,入洞百米,有座无窗,也称“天台”。攀壁直上可达天台亭,此处有“一线天”之称。洞中石乳、石笋千姿百态。另一洞称乌龙洞,也称黑洞,洞内漆黑无光,伸手不见五指,亦满遍石笋、石柱、形状奇特。洞口峭壁高达40米处的绝壁石缝之中,生长着一株亭亭玉立的白牡丹,奇妙引人。每年谷雨前后,牡丹吐苞开放,奇葩争艳,洁白如雪,游人争相观赏,可望不可及。洞外安乐寺前有白龙潭,潭边怪石嵯峨,水深叵测,终年不涸。寺南有“药师档”相传为八仙采药处,档下有“落星塘”相传为星星降落形成。现寺前新建有观花楼。
〔古诗文赏析〕 游仙人洞 清·周人俊
排闼春山窄径斜,烟迷古洞静无哗。
水流石脚苔纹皱,树拂云根乌梦赊。
半局残棋今冷落,一声清磬破繁华。
笑他仙境红尘扰,峭壁犹开富贵花。
诗的开头两句是写洞内景物,洞在山色掩映又窄又小斜径里,从洞口可见洞外山景,可洞却被烟雾深锁迷漫着,静悄悄无喧哗之声。仙人洞因平素人迹稀少,古代更为幽静,正如作者所写。
三四两句虽仍写景,但却是写洞外环境了:石头上青苔斑斑,石头下泉水潺潺,树拂云脚,气象万千,这里自然美景多好呀!你们看,悬崖峭壁,谷深泉隐,径曲林幽,真似仙境。
五六句诗意一转,开始写起安乐寺。安乐寺建于洞前,原藏佛骨塔,古有大佛殿,寺旁是清凉仙泉,寺前有观花楼(今已重建),寺东侧可进亮洞,崎岖数里,直穿八仙山。暗洞在亮洞侧,即今之仙人洞,洞内钟乳石笋林立,组成“仙人井”、“仙人田”、“仙人府”等奇景妙观。仙人洞今已辟为旅游佳处,而古代却是仙人隐士修炼之所,所以句中讲了“半局残棋”,指古仙所留遗迹。已被今人冷落。“一声清磬”而寺中僧人的请课却引来了市井繁华。因而最后两句接着提出:笑他仙境已被人间来干扰,峭壁也开放了富贵之花。
富贵花是指牡丹花,即谓之天下第一奇花——牡丹仙子。这株牡丹从银屏绝壁破石而出,千年不枯,旁无杂草,堪称奇花。当地对此有首民谣:“一花乾,二花淹,三花四花保平安。”认为其能预报旱涝,年年谷雨约定俗成前去争观,今已发展为巢湖牡丹观花节。
(刘冷月)
〔现代散文〕 被称为“人间仙境”的银屏山仙人洞风景区,洞、花、山、寺交相辉映,传说故事神奇优美。她以窈妙的容姿令游人赏叹不绝,流连忘返。
谷雨前后3天是观赏“银屏牡丹”的佳期,繁华的“庙会”市场因之高潮迭起,延续一个多月。从巢城坐车40分钟,蜿蜒直上半山停车场。沐浴着明媚的春光,或漫步在细雨濛濛的石径上,你都会感到,一个莺歌燕舞、飞红滴翠、如画如梦的缤纷世界张开了丰润温馨的臂膀,翩翩来仪,导引你汇入红男绿女的“瀑流”。你穿过粉壁黛瓦的围墙入口,可聆听古刹钟声从“八仙山”东侧的10丈峭壁深处飞出,在“仙人洞”口萦回四散。
“怪石如龙盘古洞,好花挂壁隐神仙。”一幅黑底金字楹联装点着依崖偎壁的“安乐寺”山门,雅迈神鹜。游人往往不先由此入内探幽,而捷足登临南侧的“观花楼”,为寺顶高处一株破壁而出的白色牡丹花夺目怡情。那是千百人争睹的“银屏奇花”。她凌崖居险,以顽强的生命力开拓出清新妖娆的蓬勃生机。如果说,“八仙山”陡峭的悬崖象一顶王冠的正面,“银屏牡丹”就是“王冠”上熠熠生浑的明珠。
壮年来游,以为“仙人洞”的象形钟乳景观比少年时代见到的,更加千姿百态,剔透传神。里面早已安装了一盏盏照明电灯,不必再将事先沤制的干葵秸燃作火把以致烟障古洞、妨碍观瞻。
洞窟三处,黑洞最长,居安乐寺左侧,又叫“乌龙洞”。空阔地带可容纳150多人。200米深处不妨耳贴岩罅听潮涌浪拍的轰鸣声,据说通长江,只是挤不过去了。走进黑洞,第一印象是:“府第洞天”的煌赫森严:高大的洞厅突现一块巨石,状若回首吼啸的卧狮,就是“玉狮护仙府”吧?顶部两条“石龙”蟠绕着半球形圆石,虬劲猛烈,人称“二龙抢珠”。由此“发轫”,曲折辗转,错错列列地见出“青蛙跳水”、“金龟望月”,更有“仙桥”、“丹灶”、“鼓”、“钟”、“楼”、“田”、“井”……,一派田园风情。亮洞一称“白龙洞”,在安乐寺右边,“厅”中有“厅”、“田”上有“田”,然而却更象一座地下“动物园”,景观与黑洞无一重复。什么“雁掠夜空”、“锦鸡报晓”、“大鹏展翅”、“红云露马蹄”……飞禽走兽呼之欲动。有时一个细节竟在似与不似之间“救”活了全体。两洞天然造物以地面风光的险崖、奇花为风格基调,“形别神通”,包蕴着丰富而又和谐的艺术美感。自然力赋予亮洞一个绝妙的“拗韵”——沿着淙淙小溪,来在百米深处,你看到一条“玉龙”从天而降,“盘”在“天台”的石墩上,令人想起黑洞厅的威势,感到一支充满活力的神圣旋律在凝固的音乐篇章里奔腾不已。走到近处才恍然大悟,那是从“天窗”射下的一束阳光,仰首蓝天白云在无穷境界。。前行不远另展“天然图画”:后洞口绿树掩映,清泉汨汨,布谷鸟清脆的歌声排闼大野晴空。
沿着“八十八搭”古道的旧迹,到巍峨的银屏山顶饱览“九狮抱银屏”的壮丽,造访氤氲缭绕的佛殿僧堂。而对一座座“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参乘”偶像,我想一求甚解:当年朱元璋为什么要在此兴建“九十九间半龙兴寺”?我觉得,不论是传说还是史实,在“银屏仙境”卷过的层层“波澜”,都衔接着“红尘”内外,人与自然之间的某种默契。
(闻仁筑)
〔民间文学〕 很久以前,银屏山下住着一位老石匠。老石匠临终前把独生女白梅叫到跟前说:“我有一个心愿,在这山里凿一个仙人洞,请一方神灵来保佑这一带苍生。现洞已凿好,仙人桌、仙人床也已凿好,就缺少一尊神像。你可去请隔山阿春帮忙,他是我徒弟……”老石匠说着咽了气。从此,白梅成了孤女,靠打柴度日。一天晚上,她刚要上床去睡,忽听山中传来“咚咚”的凿石声,顺着声音寻去,不知不觉来到仙人洞口,原来声音就是从洞里传出来的。她小心翼翼顺洞口走去,向里一看,见仙人桌上放着一支蜡烛,烛光下,有个青年男子正在雕凿神像。这尊神像已近竣工,只剩最后的细部,还是个仙姑呢!白梅因一时好奇来到这里,那青年男子发现了她。转身对白梅施礼道:“白梅妹妹休要惊慌,我是后山阿春呀!”白梅一听“阿春”两字,又惊又喜,当即回身以礼相叙。两人谈得情投意合,只恨相见太晚。两人越谈越亲密,阿春鼓起勇气向白梅求婚:“白梅,我是你爹的徒弟,我们在一起过日子好吗?”白梅知道爹爹的遗愿也是如此,便羞涩地点头答应了。于是,两人遂请仙姑神像作证,海誓山盟,相约于来年三月初三春暖花开之日成亲。
秋去春来,转眼到了次年三月初二,离佳期只剩一天了。白梅清早起身,正在洒扫庭院,忽听门口“嗖”的一声响,射来一支箭。白梅开门一看,是支黄绫箭,吓得她魂飞魄散。原来这是一支皇上到民间选妃的御箭,无论谁家门口落下这支箭,就表明这家民女被选入宫。白梅一心钟情于阿春,她一边哭一边拚命呼唤“阿春哥”,她那悲切的声音随着晨风传到阿春耳中。阿春急忙翻山越涧,向白梅家赶来。可是,白梅已被官兵抢去走远了。阿春来到仙人洞,仰天长叹“仙人呀,你如果能显神作灵,就该救救白梅呀!”话音刚落,就听“嗡”的一声响,一道白光从洞里射出,接着落下一位端庄飘逸的仙姑。她一身缟白,左手拿着白色掸帚,右手牵着一匹白马,对阿春说:“我乃百花仙姑,前来搭救白梅。你速持此云帚,骑上白马去救她。切记:此两件宝物,不可丢失一件。”说罢秀眸微合,悄然隐逝。
阿春翻身上马,手中云帚一挥,白马腾空而起。眨眼之间落到官兵马前。他将云帚轻轻一掸,官兵纷纷落马,丢盔弃甲。阿春下马搀起白梅,将她扶上马背,回转缰绳,向来路飞回。
阿春一时高兴,竟忘掉仙姑叮嘱,将云帚向空中一抛,那云帚翻卷几下,随风飞去。不料云帚一失,那白马顿时惊狂起来,将阿春掷于地上。这时后面官兵追至,将阿春活活打死。银屏山下那匹白马驮着白梅逃至一块悬崖绝壁前,白马长嘶一声,正待凌空飞去,却被官兵一箭射中,白梅即摔倒绝壁下。
霎间,只听哗啦啦一声巨响,白梅脚下突然升起一道亮光,托着一朵彩云,将白梅轻轻托起,直托到那块悬崖绝壁之上,变成一棵鲜艳夺目的白牡丹花,怒放在悬崖云端。
从此,老石匠开凿的仙人洞顶,生长着一棵洁白的牡丹花,这就是今日人们所看到的“银屏牡丹”。
(刘冷月 整理)
上一篇:咏《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山谷流泉摩崖石刻》诗词散文赏析
下一篇:咏《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巴东秋风亭》诗词散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