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风景名胜区·龙首崖》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庐山大天池西南侧,循石级下行数百米可至崖顶。原名舍身崖,为古时天池寺僧舍去凡身、投入云海“仙境”之地。明代江西布政史刘世扬登此崖,恶其名,观此崖如苍龙昂首,欲飞天外,更名龙首崖。并书“龙首喦”三大字,镌于崖上。镌系两块巨石构成,一块直立,呈方柱状,一块横卧其土,凌空突出,直插天池山腰,上覆劲松倒悬,下临绝壑怪石。自古此崖无人敢攀,明代学者王阳明曾“局身徐步,竦立崖前,瞻顾而叹曰:‘奇绝’”。凭栏崖上,可眺铁船峰壁立雄峙,听石门涧瀑布与松涛之声,云雾常从涧底弥漫升腾,使人进入乘龙于霄汉的境界。龙首崖奇险,海拔近千米,而崖底仅300多米,垂直落差达六七百米,为6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造山和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运动所造就,属典型块垒式结构,形成庐山山体东北——西南走向。中西北端的陡峭边缘,与凌虚阁云雾,文殊台佛光,合称天池山“三绝”。
〔古诗文赏析〕 从舍身崖至文殊狮子岩 明·袁宏道
宿天池之再晨,观舍身崖,岩石偃而出,孤搴绝壑,一旦遂冠诸岩。而山中一少年僧稍解意,云其下有两岩石更遒。旁僧遏之曰:“径迂且仄,不受履。”余大笑,趣之行,从旧道折而下,得文殊岩。一壁皆怒石,坪然空出,坐候泉熟,试厓茶,良久,俯危磴,更数盘,得狮子岩。石骨拗折,颓放已出,互相压而少逊避者,遂为庵趾。铁船峰当其面,紫锷凌厉,兀然如悍士之相扑,而见其骨,及斗困力敌不相下,则皆危身却立,摩牙裂眦而望。大约三岩皆以纯骨及面峰、峭削胜,而狮子岩最下,下不极则石之怒不尽。铁船之高,不能凌舍身崖而上,而狮子岩仰视其巅,岩与奇适值。溪涧近,则鸣悲激而石始活,狮子岩皆据其胜,是为天池之绝景。君子之至于斯也,或未尝见之也。然路实不甚嶬,游者既不索,而山僧畏冠盖,惟恐去之不速,是以不显,余何幸得之。高僧遍融尝庵狮子下三年,当其入悟之始,每横一棒,坐岩口,行脚来,则棒出之,竟无酬其机者。融公去,石落,址遂塞。岩之左存小室,梯而度,然荒寂甚,僧亦无复居者矣。
文章采用移步换景手法,描写了从舍身崖到文殊狮子岩的奇险风光,一步一景,如游画中,引人入胜。作者以舍身崖衬托文殊岩,又以文殊岩衬托狮子岩,构思巧妙,浑然天成,既使文章的脉络清晰可辨,又使得笔下山水景观的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章侧重于对各种形态岩石的描写,语言简洁、形象、生动。如对文殊岩的具体描写,“一壁皆怒石,坪然空出”,仅用九个字;再如描写狮子岩,“石骨拗折,颓然已出,互相压而少逊避者”;而铁船峰“兀然如悍士之相扑……摩牙裂髭而望”,作者在此间疏点染,淡墨写意,加以奇妙的想象和文字的渲染,使岩石拟人化,从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照,已从物我两亡到物我同一,他把人的生命与情趣,把自己对世事的好恶,移情到形态各异的石上,使岩石也有了性格与人情,使文章朴素的语言却更具表现力。
虽然这篇游记以描写为主,情寓景中,但也不乏点睛的议论、抒情之笔,正如文中所说“君子之至于斯……游者既不索……是以不显,余何幸得之”。作者在写景之余,将自己同那些不上下求索的君子相比,直抒胸臆,点明题旨,而一个“剪萝跃涧”纵情山水的文人雅士形象,栩栩如生、凸于纸上,使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这种追求山水自然美的逸兴情怀。
游记的末尾以叙事笔调,向读者讲述了明代高僧遍融,在狮子岩下结庵三年悟道的故事,这既侧面衬托了舍身崖及其附近一带壑涧幽静,实为释道、名士修炼、隐居的好去处,又突出了狮子岩具有神境的意韵,使人因遍融的玄空禅机更感这方山水的朦胧神秘和深邃,使人产生神往之情。同时,也丰富了山水游记体文章的内涵。
袁宏道曾在给他的老师冯琢庵的信中写道:“时不可为,豪杰无从着手,真不若在山之乐也。”这既是对当时封建社会朝纲混乱的写照,也是这篇游记精品天然去雕饰的真正缘由所在。纵观全文,一种心灵情绪的自然流露,一次文人个性和士大夫追求的展示,使我们深深沉浸在一种返朴归真的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清韵里。
(王笃志)
〔现代散文〕 立夏那天早晨,我揣着“仁者乐山”的逸兴,来到了天池山上的天池寺,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嘈杂声犹如雨林蝉鸣。不露声色的雨如风中流苏,缀在亭台檐角,拂着慕名而至的游客的脸,眼前的佛门净地似在闹中取静。
当龙首崖怡然在望时,有涧水如龙吟,萦迥耳畔。走出松林石径,人已踏在“龙首”上了,我全身颤栗了一下,是惊奇,或是恐高症。凭栏崖端,东眺锦绣峰,西望白云峰,崖之阳为九奇峰,其阴为铁船峰。四山豁朗,苍翠欲滴。崖对面的铁船峰,如一幅绿色的壁挂,堪称大自然的杰作。崖下,石门涧水如奔雷激鼓、轰鸣山间,涧水隐现于山脚石门间。这时,铁船、将军两峰如门神两尊,鞭云驱雾,云雾随峰面气流涌入峡壑,蒸腾弥漫,使人顿感如鸟生翼、羽化登仙了。
在龙首崖的顶端,有三棵偃盖松凌空倒悬,姿态险峻。我盘桓流连在龙首崖之巅,竟没有找到《庐山志》上所记的“龙首喦”石刻,明代的那座五尺高的舍利塔更是了无踪影,倒是今人用红漆在崖背上随意写下了“龙首崖”三个字。就成了它的标记。我从龙首崖左旁继续南下,沿着一条新辟的石径探访,石径两旁荆棘丛生,古木参天蔽日,奇岩怪石犬牙交错,有壮如雄狮涉涧的“狮子岩”,有传说文殊摄化的“文殊岩”,有坦荡如砥的“方印石”,有薄如屏风的“清凉石”,更有那历代僧人闭关习静的古洞、静室。一路走来,曲径通幽,回望来路,形迹皆无。遥想几百年前的释、道、名士在此,或参禅悟道、或养性修身、或隐居读书,真可谓通达、洒脱而独具慧眼。尽管沧桑岁月侵蚀漫灭了他们的足迹,可他们的声名将与青山同驻,并使得这里的山水崖岩,笼罩在一种浓郁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氛围里,平添着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龙首崖南下山路的尽头,便是百丈梯了,当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不畏艰险,由此“上攀下蹑,磴穷则挽藤,藤绝置木梯以上”,爬到龙首崖、登上天池寺,开辟了一条西登庐山的险径。啊!生命的百丈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很庆幸,我正当中途,然而,我必须超越、或被超越,与我一道的行人,仍需上下求索。
朋友,龙首崖在等你,等你的亲近,等你的拥抱,等你来颖悟它更多的蕴涵。
(王笃志)
〔民间文学〕 很久以前,大天池一带还是个群兽出没、人烟绝迹的地方。有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个小伙子,他姓庐,单名一个君字。
庐君在大天池东面搭了一座茅舍,开出了一片片荒地,种上了一株株云雾茶。一天,庐君锄地回来,感到口干舌燥,就往天池走去。走到半路,突然遇见一位挑水的姑娘。姑娘长得很美丽,眉宇间露出几分聪慧的神态。只是身子纤弱,挑着一担水桶显得非常吃力。庐君好生奇怪,这姑娘是从哪儿来的?
庐君哪里知道,这姑娘可不是凡人,而是玉皇大帝的女儿玉女啊!
原来,玉女瞒着父王,私自驾云出游,来到庐山大天池的西边。大天池美丽的自然风光,胜似天庭呀!玉女不愿再返回天宫,就偷偷地留在了人间。
玉女在大天池的西边,也种了茶,养了花。她每日都不辞辛劳地到天池里去挑水。这天,她挑水回去,正好在途中跟庐君巧遇了。
庐君走上前去,彬彬有礼地说:“姑娘,请给一口水喝。”玉女虽说挑一担水很艰难,可是一看到庐君大汗淋漓,唇干舌燥,也就慷慨地答应了。
从此,庐君和玉女,三日两头总会碰面。开始,彼此打个招呼,慢慢地见面说上几句话,到最后就感到谁也离不开谁了。庐君帮玉女锄地,玉女给庐君缝补。庐君爱玉女聪明、贤慧;玉女爱庐君勇敢、勤劳。两人心心相印,种下了爱情的种子。
不幸,玉女下凡的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命令玉女即刻返回天庭。玉女怎能忍心抛下心爱的庐君,她横下一条心,宁死也不返回天庭。
玉皇大帝震怒了,他怒冲冲拔出宝剑,凌空一划,就见一道金光,把天池山划开了一道九十九盘的鸿沟,东西两岸,隔沟不能相见。玉女的几个姐姐同情玉女,夜里,她们暗暗抛下了一条锦绢,落在悬崖上,化成了一座锦涧桥,把东、西两岸衔接起来了。玉女和庐君又能够相会了。
不久,玉帝又知道了这件事,命雷公电母劈断了锦涧桥。从此,玉女和庐君再也不能见面了。他们隔着深涧,遥遥相望,禁不住流下了相思泪。
玉女和庐君受不了隔岸相思的折磨。一天,他们互相呼唤着对方的名字,双双跳下了悬崖。就在他们从高空向深涧下坠的时候,突然,锦涧里跃出一条金龙,驾起一朵朵青云,盘旋而起,托住了这对有情人,升上了崖顶。
玉女化成了大天池东面的锦绣峰,庐君变成了大天池西面的白云峰。他们日日夜夜深情相望。
西面半山腰的巨崖,就是金龙之首。从此,这座险峻的山崖,便叫龙首崖,也称舍身崖。
(李春风 整理)
上一篇:咏《武汉·龙泉山》诗词散文赏析
下一篇:咏《涪陵·“鬼城”丰都》诗词散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