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金山》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市区西北,海拔44米,周520米。古称氐俘(父)山,又称浮玉山,现通称金山,因唐代高僧法海(亦称裴头陀)于此开山得金,故名。原系江心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系南北往来要道,素有“江心芙蓉”之誉。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始与南岸陆地相连,于是“骑驴上金山”成为一时盛事。金山风光绮丽、形胜天然,自古就是长江沿线著名的游览胜地。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初名泽心寺。北宋天禧年间(1017——1021年)因真宗皇帝曾梦游金山寺。遂赐名“龙游寺”。清康熙皇帝南巡时,赐名“江天禅寺”。自唐以来,通称金山寺。气势宏伟的金山寺,依山而建,殿宇楼阁,丹辉碧映,层层相连的殿台楼阁,使得山寺浑然一体,形成“金山寺裹山”的独特风貌。金山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期有和尚3000余人,参禅的僧侣达万人以上。清代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4大名寺。新近落成的金山寺大雄宝殿,歇山重檐,黄墙红柱,琉璃饰顶,白石围栏,占地800平方米,兼有南北两地的风格。建于寺后山巅的慈寿塔,亦称金山寺塔,玲珑、秀丽、挺拔。塔为砖木结构、七级八面,凭栏远眺、江天市廛,尽收眼底。金山早在唐代就已驰名中外,历代名人在此留下了大量题咏和遗迹,民间流传的“水漫金山”、“苏东坡输玉带”、“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等故事均发生于此。金山保存至今的其他胜迹还有法海洞、妙高台、楞伽台、玉带桥及江天一览亭等。
〔古诗文赏析〕 游金山寺 宋·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金山寺,原名龙游寺,又名泽心寺、江天寺。天禧初,宋真宗梦游此寺,乃赐名金山寺。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通判杭州。他七月离京赴任。十一月初三,途经镇江金山,访宝觉、圆通二僧,夜宿寺中而作此诗。在诗中诗人倾吐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希望买田归隐的心情。
全诗二十二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开篇两句为第一层。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思乡主旨。古人认为长江发源于岷山,而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因此他开篇便说我原住在长江的源头,而“宦游”却到了长江之尾,离家越来越远,愁也愈来愈深,苏轼用江水的历程比拟自己的宦游十分高妙,正如古人所评“起二句将万里程、半生事一笔道尽”。
“闻道潮头一丈高”,以下十四句为第二层。“闻道”二句将传闻中长江激浪拍天、潮卷金山的景象和眼前水落石出,沙痕历历的情状描绘得有声有色,十分壮观。“天寒”二字点明诗人来游的季节,接着二句说明金山在长江中的方位和形貌。“试登”两句把初到金山百感交集的思绪作一个收束,用“望乡国”来回应首句,并照应篇末“有田不归”,是诗中的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羁愁” 二句是一过渡句。“微风”二句,写傍晚江面的景色,落日的余晖洒在江面上,微风荡起层层涟漪,境界十分优美。“是时江月初生魄”以下四句转入夜景,描绘夜半的景色。从江面上初出的月牙写到月亮西沉的二更天时,天色一片昏暗。江心好像有火把在闪闪发光,用一个“似”字,把这奇特的火光写得若有若无,十分神秘。“炬火”的出现,为第三层的感慨提供了前提,同时又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十分巧妙。
“怅然归卧心莫识”至结束六句为第三层。头两句是作者感到江面上的“炬火”十分奇特神秘,使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思考这“非鬼非人”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这就自然地带出了“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诗人悟出“炬火”是江神的显灵,是对“我”冥顽不化,宦游不归的警告。这种悟,主观色彩极浓,正是诗命意之所在,江神都怪他不归,那么结尾就很自然是作者向江神致歉发誓,只要家有薄田,足以糊口,一定立即归隐。诗境写得如此奇幻,但诗人深挚的思乡之情却被表现得十分真切。
苏轼写这首诗,另辟蹊径,他把金山寺本身的景观略去不写,而着重描绘登眺望远所见的景色,而在景中融入一片真挚而浓郁的乡情。此诗景新情真,成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广为传诵。
(杨立群)
〔现代散文〕 在一个金色的秋天。我和一位朋友途经镇江,抽空一游向往多年的金山。我们起了个绝早,从车站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傍河大路前行。正谈论间。倏然,一座金塔在眼前出现了。它被腾腾的雾气笼罩着,下不露根柢,上不现顶端,就像悬浮在空中,影影绰绰,若有若无,飘忽不定。它似乎离我们那样近,又象是非常遥远,一时在我们左前方,忽然又飞到右边去,“神龙见首不见尾”,真使人产生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离山渐近,雾气渐稀,塔也渐渐现出真相。它高踞于金山之巅,全身黄色,塔尖高指,层层木栅,历历在目。绿树掩映之中,重重殿堂依山而起。直追塔下,宏伟壮观;又有复道回廊,穿插其间,使人兴仙山琼阁之感,而又莫测其高深。倘若再有法鼓金铙之声,氤氲芬芳之气,那就真的如入“神仙世界”了。
金山公园大门初启,打拳练功的人还未到来,偌大的一个园子,还只有我们两人。一路走去,到处繁花簇簇,绿叶森森,呼吸着充满菊香的清新空气,心胸顿时一畅。
横蛮霸道的法海方丈是不可能再出来刁难人了。但为了不致破坏寺里早晨的清静,我们未曾径扣宝刹大门,而是绕过花圃,取道后山。我们踏石径,攀悬崖,过半山亭,访白龙洞,一鼓作气登临金山绝顶。此处有禅堂数所,石刻满墙。
于是我们转而访问这座慈寿塔。塔基石砌,七级浮屠,八面玲珑,有木梯可供攀登。梯陡而狭,仅容一人,幸当时尚无其他游客,否则,众人交替上下,不绝于途,狭路相逢,削肩夺踵,难免有几番纠葛。
据当时印象,这塔顶应是镇江市的最高处了。江北扬州的平山堂,以能平对岸的山巅而炫耀本身的高耸,当然是以金山等峰为较量对手,而况金山顶端还有这座高塔。身临塔上,眼界自是开阔。大江东流去,巍巍诸峰青,四顾崇楼叠起,烟囱林立,京口胜景,尽在目中。我们兴致盎然,不仅述今而且怀古。我们根据历史记载,畅谈陈毅元帅茅山出奇兵的伟业,镇江军民焦山找鬼子的壮举;也根据小说家言,想象刘玄德甘露寺“招亲”的盛况,梁红玉妙高台擂鼓战金兵的豪情,当然也不会忘掉那位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白娘子的形象。她赶到金山寺前,向法海大和尚索要丈夫,而此时,没出息的许仙正身披袈裟,手敲木鱼,口念阿弥陀佛,躲在法海椅子后面瑟瑟发抖。白娘子志在必胜,恳请众“水族”帮忙,闹了 一场水漫金山。接下去,就是许仙逃出禅房,与白娘子在断桥相会,经过再三赔礼道歉,表示决不再听信法海那秃驴的挑拨,终于取得谅解,言归于好。当然这已是在杭州西湖的事,与金山寺毫无关系了。
下塔后,我们穿堂过室,从重重叠叠的建筑物中走下来,直出寺院大门,红日初升,雾已散尽,金塔由蓝天相衬,轮廓分明,好像用锋利的雕刀刻出。
园内游人如织,园外车马盈门,这时我们才想到,今天是星期日,辛苦一周的人们正好来这里获得一个美好的休息。
(李克因)
〔民间文学〕 相传雍正皇帝尚未登基以前,居住在雍亲王府邸,他与浙江海宁的陈阁老家关系甚好,两家经常往来,恰好两家都生孩子,年份、月份、生日都相同。一天雍亲王传令叫陈家把小孩抱到王府来,陈阁老兴冲冲地把公子抱至王府,雍亲王接过孩子就转到内室去了,不一会儿只见雍亲王板着脸出来,对陈阁老说:“一派胡言,明明是女的,怎么诓我说是男的?”陈阁老接过内侍递来的包裹,启开一看,果然是一个眉目清秀的女婴。陈阁老明知事出有因,但也只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勉强抱着女婴离开王府。
此事传出,全府惊震,陈老夫人经过这一波折,连气带吓,不久便一命归天了。陈阁老也因恐惧、悲愤,一气之下,到镇江金山寺出家为僧,整日里装疯卖傻,寺里的和尚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
雍正去世以后,乾隆继位,乳母悄悄将这段家世告诉了他,于是乾隆发誓要找到他的生身父亲。
乾隆下江南,每次都要到金山寺去寻找当和尚的生父,可是找了好多次,一次也没有找到。另外也委托跟班亲信,私下查访,依然没有结果。最后一次下江南时,乳母帮他出了一个好主意。
乾隆来到金山寺,对陪伴接驾的方丈可答说:“朕此次南巡,共携来544套袈裟,准备赐赠你寺,每位和尚一件。”消息传出以后,寺里确实欢喜了一番。可是不久乾隆又来询问可答,为什么还有一件袈裟无人来领。可答说,寺里还有一个和尚,平日疯疯傻傻,蓬头垢面,因此便没有让他出来见驾。乾隆听说以后,连忙叫人陪着去看,只见一位老和尚,面容枯槁,衣冠不整,端坐在蒲团上。可答便对乾隆说:“这位老和尚法号‘八乂’,来寺多年,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乾隆再看看老和尚的蒲团前,连一双鞋子也是倒放的,心想这样疯疯癫癫的和尚,不可能是他的生身父亲,于是便匆匆离开了。
乾隆南巡结束后,回到宫中,渐渐把这件事忘记了。一天,乳母突然问及寻父之事,乾隆便把情况如实告诉了乳母。乳母听后,大惊失色,便对乾隆说,八乂者,合起来不就是父字吗?鞋子倒放,不是隐含“孩儿到此”吗?此人必是你父无疑。乾隆听后,恍然大悟,急忙派人前去寻找。哪知老和尚自从乾隆去后,第二天便失踪了,寺中之人谁也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袁晓国 整理)
上一篇:咏《金佛山风景名胜区》诗词散文赏析
下一篇:咏《钓鱼城·缙云山风景名胜区·钓鱼城》诗词散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