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遇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这首诗作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清明节。时黄庭坚六十一岁,羁管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这是黄庭坚一生中最后一个清明节。距他逝世(是年九月三十日)还有半年光景。
清明节是传统的上坟扫墓的日子。黄庭坚以垂老带罪之身,处僻远蛮荒之地,这种特定的创作背景,使这首诗具有非常丰富深邃的内涵,并决定了它深沉凝重的风格。
首联二句,描绘了两种情调截然相反的景物。阳春三月,桃李竞放,清明节原是万物欣欣向荣的时节。然而野田荒垅,纸钱飞扬,又让人凄然生愁。这两种景物的对立,也反映了垂老的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春天所产生的情感反差。春天、清明,一年一度,岁岁无穷。年年如此,今又如此。然而人生易老,转眼之间已行将就土。这种永恒的宇宙与短暂的人生的对比,曾经勾起无数文人的伤感之情。黄庭坚虽然不可能知道他将不久于人世,但是疾病和衰老不断地提醒着他对死亡的思索。何况他的师友如苏轼、秦观和陈师道等人,几年之间,相继谢世。王羲之《兰亭集序》云“死生亦大矣!”黄庭坚纵然达观,也不可能面对死亡而无动于衷。所以首联二句,看似平列对举,其实主旨落在后一句上。
下面二联,分承前二句。颔联写道,春雷唤醒沉睡的动物,春雨滋润着初生的植物。这是承第一句,写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既是写实,也有不甘消沉强自振作的意味。使人想起刘禹锡《始闻秋风》诗中的“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颈联承“野田荒垅”一句,写不同的人对待生死荣辱的两种态度。“人乞祭余骄妻妾”,用《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典故。《孟子·离娄下》载:齐人有一妻一妾,无业无能,每天到野外坟地里乞食人家祭奠用的残羹冷炙,回家后却对妻妾吹嘘,说是与富贵朋友一起饮宴归来。“士甘焚死不公侯”一句,用介子推故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介之推随晋文公流亡,后晋文公回国即位,遍赏流亡之时的从属,却忘却了介之推。介之推就和母亲隐居在绵山里。晋文公为逼他出来,放火烧山,介之推坚持不出,遂被焚死。齐人乞食的故事并不只是在清明,然而清明时节上坟祭奠的人多,所以黄庭坚引譬连类而及之。民间流行的清明插柳的风俗,据说是为介之推招魂。所以这两个典故或多或少,都与清明有关。当然,黄庭坚的主要用意,是借齐人和介之推作为两种人格典范。前一句是对现实中曾布、陈举等看风使舵的小人的针砭,后一句是对直节之士的赞扬,也是自勉自励。即使现实再给黄庭坚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他那强项不屈的性格,至死也没有改变。
末联以“贤愚”二字挽合上联,指向死亡的人生归宿。不论是贤是愚,是贞直还是奸佞,最后都不免一死。身后的荣辱,死者是不会知道的。这层意思,屈原、阮籍等人已经多次表现过,但仍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冲击力。它不免使人伤感,但决不是消极。人之将死,其言也哀。黄庭坚的理智使他选择了困穷和死亡,但他却不能回答这样做有什么终极意义。这种困惑和迷惘,犹如一个巨大的问号,挂在诗篇的结尾,也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上一篇:《清明·宋·王禹偁》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清明·宋·陈与义》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