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官至校书郎、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贬官涪(音“扶”)州(治所在今四川涪陵县)别驾,黔(音“前”)州(今四川彭水县)安置,后又徙戎州。宋徽宗继位以后遇赦,被召回启用,后又被除名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县)。黄庭坚是北宋的有名诗人。他作诗取法杜甫,提倡“无一字无来处”, “点铁成金”,是“江西诗派”的首领。他的诗讲究锤炼字句,新奇挺拔,反对平庸,有许多独到之处。但由于他忽视内容,偏重形式,刻意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不少诗典故堆砌,死气沉沉,非常费解,有的诗是对别人的诗句“脱胎换骨”,形成模拟、剽窃,对后世有不良影响。
黄庭坚因《神宗实录》事得罪,贬四川,时近六年。封建君主制下的遭贬者,转机多在旧君驾崩、新君即位之际。宋徽宗即位后,他遇赦回来。在徽宗崇宁元年(1102)春天回江西故乡,从江陵动身,船行三日到达巴陵,二月初一的早晨独上岳阳楼,在春雨中作为久贬得赦的有幸人,来欣赏这素负盛名的洞庭湖山光水色。这时诗人把昔日的苦痛遭遇,与眼前的优美境况加以联比,对当前境遇,有说不完的喜悦和满足。回想当年流放到四川偏僻小县的情景,真是万难不死,饱受摧折,现在作为物记留下的仍有鬓边的花白头发。在流放的岁月中,望乡思归之情,日夜寄托于东去的江水,想到客死异乡后或许孤魂和遗骸能够离开贬谪之地,万万没有想到还有活着乘船进入长江险要地段,从投荒万死之地平安归来江南的可能。然而当时没有想到的事情,已经成了眼前的现实,难道还能怀疑这是假的?我脚下登的就是不少诗家登临吟咏的岳阳楼,与我对面相看的那不正是洞庭湖上的君山吗!这正是通向我的家乡的山青水秀的江南路,现在虽然还没有到达故乡修水,可是从那样的来处,有幸得此良辰美景,因何不可以先在归路登临中一笑开愁?在这首诗中,诗人非常真实地写出了他此时此地特有的庆幸、喜悦和自豪、胜利感。
黄庭坚的第二首登楼抒怀诗,是第一首诗景境情怀的扩展和深入。因为登洞庭湖楼是未期而得的幸事,所以,诗人住在巴陵的几天之中,虽是“数日阴雨”,冒雨登楼,面临满湖风雨,但却心无萧然悲凉之感,而是看见哪里爱在哪里,赏心不乏,游情不倦。他看烟雨湖上的君山,它的高低错落,梳挽成型,好象是多情的湘夫人盘结起来的一排发髻。君山是如此之美,自己停留在远处,只从一个角度看它,深感不足,这时心中最大的愿望是下楼登船,到湖面上,在远近适度的距离点,从涌起的雪浪花中观赏青翠的君山。在当时的实际生活中,黄庭坚下楼之后与巴陵太守杨器之、监郡黄彦,曾驱船游湖登山,兴尽而归。
上一篇:高适《除夜》诗意|阅读答案
下一篇:元好问《迈陂塘》诗意|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