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 日暮欲何之?
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肃宗至德年间曾任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岳鄂转运留后观察使。因得罪权贵,被诬陷下狱,后贬谪潘州南巴。得有为之辩冤者,才有转机,任陆州司马,官终随州刺史。刘长卿高才冠世,颇凌浮俗,诗调雅畅,甚能炼饰。由于他长期遭受冤枉,诗中怨世伤时的情调比较浓厚。他擅长写五言诗,自诩为“五言长城”;七言律诗也写得很工秀,即景抒情,多冲淡闲远之作。
一位对国家忠心耿耿,在卫疆守边的征战中多有功劳的将军,由于不遇明时,被驱遣解甲归田。刘长卿自己在贬谪中,遇到这位曾经指挥过十万大军的老将流落江湖,真可谓断肠人遇断肠人。这首送李中丞的诗,既是为送人而写,也是为感慨自己所作。诗的题材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怨意。因为在这个事实中贯穿着很大的不合理性:曾是十万大军的统帅,一生为国征战,不以家为,连手中的宝剑都能证明他是何等的勇敢而不畏牺牲。他只身立于边防,敌人则望形远遁,可是当朝对他却如何呢?罢归乡里,流落江汉,前路茫茫,不知所终。这首诗抨击世道不公的倾向很强,但诗味也很浓,倾向主要是渗透到具体事实的揭示当中,用感性形象来激发人们的不平之愤。如老将曾英勇地指挥过十万大军,只因不遇明时而罢归田园,这二者一加联系,立即能够造成愤慨。作者有时在极关键之处点透一些事实的意义,如“罢归无旧业”,“罢归”还不算,可怜之处正在于他当年一心为国,不知有家,以致老时归家无业。这样一写就使人更敬重这位老将,也更觉朝廷的寡恩。作者在诗中也还进行一些暗示,如他不直说当今执政者如何,只是说将军老至今日,才更加留恋过去的圣明之时,言辞之外是此日并非明时,是什么呢?请看老将的遭遇吧!这就是托事以发慷慨,借人以抒不平,这种手法是真正的艺术手法。
上一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意|阅读答案
下一篇:司空曙《江村即事》诗意|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