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㴲《风雨中诵潘邠老诗》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②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释】 ①潘邠老:潘大临,黄冈(今属湖北)人。江西派诗人,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闻名诗坛。②轩豁:轩昂、宽广。行藏:即用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句意。指出仕和休官。
【译文】 满城风雨飞扬,时节已近重阳。独自登上吴山,壮观滚滚大江。我虽老眼昏花,远近情事俱忘,仍然意气轩昂,任它用舍行藏!从来山野景色,可供人们吟赏;此处秋日风光,真令我愁断肝肠。今古骚人墨客,都同我一个样,无言听江潮声声,卷入暮色苍茫!
【集评】 元·方回:“此诗悲壮激烈。第一句用潘邠老句,若第二句押不倒则馁矣。此第二句虽是借韵,轩豁痛快,不可言喻。三、四非后生晚进胸次,至第六句则入神矣,至第八句则感极而无遗唉。世称韩涧泉名下无虚士。乃庆元戊午诗也。”(《瀛奎律髓汇评》卷十二)
清·冯舒:“‘江’字走韵,何也?”“不著题”,“第七句接不上”。(同上)
清·冯班:“第二亦未佳。”(同上)
清·查慎行:“‘江’字出韵。‘从来’、‘是处’四字悬空,与‘吟兴’、‘断肠’无关,觉少意味。”(同上)
清·纪昀:“次句借韵,究不是。”(同上)
清·许印芳:“江、阳通韵。律诗借押通韵,唐人已有此例,未可斥为不是。但不得藉口古人,动辄借用耳。次句雄阔,是与首句相称,恰似天生此语配合潘诗者。能续潘诗,全在此句接得好。虚谷谓若押不倒则馁,可谓切中肯綮。中四句只从空虚写意,盖实景已包入起二句中。此处若再实写,必至叠床架屋。而且挂一漏万,故换笔写意,只用‘野色’、‘秋光’映带实景,便与前后消息相通。七句束住中四句,八句回应起二句,将全诗收入景中,有宕往不尽之致。得此一结,中四句虚处皆实,枯处皆润。且措词壮浪,仍与起句相称,故佳。”(同上)
今·詹杭伦、沈时蓉:首联“出句既是借用,也是即景;对句使人物出场,两句共同说明时间、地点、环境、人物,毫无摘引之痕迹,一位在风雨飘摇中独立吴山之巅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出句、对句一气呵成,铢两悉称”;颔联“‘壮心轩豁任行藏’这一句神采飞扬,意气轩昂,将上句略有伤感的气氛扫荡无遗”;颈联“亦景亦情,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尾联“以景结情,语尽而思无穷”。(《宋诗鉴赏辞典》第1201—1202页)
【总案】 韩㴲借用潘大临未完诗作的第一句领起赋诗,用得如同己出,妙手天成。全篇气势充沛,一气倾注,悲壮激烈,而又抑扬起伏,顿挫跌宕,毫无平板之态。开篇有风雨骤至笼盖全篇之势,结句又臻“语势关飞动,篇终接混茫”(杜甫语)之妙,真是轩豁痛快,淋漓酣畅,神完气足。宋代及后世以潘大临诗句领起赋诗者,不独韩㴲一人,而韩㴲此诗,堪称冠军。集评中,方回从大处评赞,切中肯綮;许印芳逐句细析,更是鞭辟入里。二冯、查、纪诸人,或抓住次句“借韵”吹毛求疵,或不悟颈联换笔写意、以虚带实之妙,贬抑此诗,实是迂腐可笑。
上一篇: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