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此诗《年谱》系于建炎三年(1129),作者年四十岁。当时正值金兵大举南侵,宋王朝岌岌可危之际。作者于建炎二年秋到达岳州避乱。当年除夕岳州被火,他借郡守王粹翁后圃君子亭暂住,自号园公。这首诗即作于君子亭。
首二句点明作诗的地点、时间以及当时心境。“巴陵”,宋岳州巴陵郡,郡治在今湖南岳阳。此时此地,天气不佳,诗人特出的感受是“日日风”。而这风又带来料峭的寒意,使诗人难以忍受。“怯”,使动词,谓使园公感到畏怯。
诗人的感受是锐敏的,无论于自然,于社会。如果说,此诗前两句所写,还只是一般的感受;那么,后两句所写,就带有作者自己的鲜明特色了。“春寒未了”句,很自然地逗引出“濛濛细雨”来。在这“濛濛细雨”中,诗人捕捉到了一个很富有特征的物象:海棠。海棠以“风姿艳质”著称,而这里的海棠不惜将胭脂色沾湿,却傲然独立于风雨之中! 既写了它的美艳之姿,也写了它的清高之品格。这里所写的“海棠”,乃遗形而取神,实际上,已不是后圃的海棠,而是“君子亭”前的诗人了。诗人借海棠寄托他的意志与感情,表达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执著的理想和追求。我们不妨联系他前后的诗来看。初到岳州他写的《登楼》有句云: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晚晴野望》云: “兵甲无归日,江湖送老身。”诗人以海棠寄托了自己的全部身世之感,也恰当地表现了自己的人格,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
陈与义在此还写了《陪粹翁举酒于君子亭亭下海棠方开》一诗,其中也有一句云: “暮雨霏霏湿海棠”。但比不上这首诗的意境。
上一篇:《明妃曲二首·王安石》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春居杂兴二首(其一)·王禹偁》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