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震
来时秋雨满江楼,归日春风度客舟。
回首荆南天一角,月明吹笛下扬州。
这首七绝作于淳祐七年(1247)春,在时间上与上首《荆江口望见君山》相衔接。荆南,唐所设镇,为荆州(后改江陵府)治所,宋因之,即今湖北江陵。诗人于淳祐六年(1246)十月抵鄂城,经荆江江口望君山,作诗;又奔赴江陵。次年春,便离江陵归里。贾制书,即贾似道,宋理宗贵妃之弟,淳祐六年任命为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此诗即诗人与之告别时所作。
诗的前两句是一联精巧工整的对仗,既不露痕迹地点明了来去的时间,又把来去时截然不同的氛围作了对比。诗人来荆南时,正值农历十月秋冬之际,季节交替,淫雨霏霏,为与对句“春风”匹配,故称“秋雨”。斯时,也许东道主曾设宴洗尘,诗人在疾风迅雨中登上江楼,因有雨满江楼之感,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返归之时,正值大地回春的美好时光,诗人满怀归家的喜悦,登上春风抚拂的客舟。这两句主要写来去时的不同节令和景象,联系全诗看,从中似乎也能领略诗人的心境。这次至荆南,大约是应贾似道之邀而来。诗人与贾交游,早在此时之前。后来贾似道地位升高,权势日重,把持朝政,横行一时。可以想见此时他俩的思想和言行已产生了相当的距离。诗人之子郑思肖所作《先君菊山翁家传》曾说他“每与平章贾似道论得失,累忤其意,后竟为彼所疏。”由此推测,诗人这次来荆,并不适意。故而在这首赠别贾似道的诗中,不言友谊,却极力渲染来去时的不同气氛。
进入后两句,诗人更为显明地表达了东归时极度愉快的心情。诗人喜形于色,似乎乐于顺流而下直奔扬州;对荆南,对东道主,毫无留恋之意与惜别之情。这与一般的赠别诗迥然有别,也体现了诗人的独到之处。从题意看,这首诗应是诗人离荆时赠别贾似道的,而后两句却写的是离开荆南后江行途中的情景,题意、诗意不符,想来这是诗人巧妙地运用“以虚写实”手法而写成的。诗人在临别前的饯行席上,想到即将离开这令人不快的地方,心情异常喜悦,于是触发了丰富的联想。他设想此去沿江而下必将一帆风顺,就挥笔写下了后两句豪逸潇洒的诗句。“天一角”三字,轻巧地点出了荆南远离京师,不过是一隅之地,其中也不乏小视荆湖重臣贾似道的意味,表现了诗人豪纵不阿的气度。结句写得尤其潇洒飘逸,优美动人。苏东坡《金山梦中作》云: “夜半潮来风又熟,卧吹箫管到扬州。”姜白石《过湘阴寄萧千岩》云: “夜深吹笛移船去,三十六湾秋月明。”诗人巧妙地融合前人诗意,想象自己在月明风清之夜,站立船头,吹动玉笛,大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之慨,驾着轻舟在乐声中直下扬州。诗人想象中这个美妙的意境,有力地烘托出以归乡为快事的心态,也充分表现了诗人雅洁不凡的胸襟。
上一篇:《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曾几》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荆江口望见君山·郑震》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