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这首诗大约是作者在政和元年(1111)后谪居惠州(广东惠阳县)时所作。
唐庚说自己的诗同陶诗,那么他好酒也是有原因的。他丹心许国,反遭贬放,“图史按兴亡”又无处施展,苦闷时只有以酒消愁,以一醉来解除痛苦。他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漫成》)。又说: “便欲醉中藏潦倒,已将度外置纷纭”(《谢人送酒》)。在醉中不仅可忘却潦倒的身世,世间纷纭也可置之不闻不问。这首以《醉眠》命题的诗,就是他对此种心情的描述。
首联写饮酒原因。在惠州既属安置,也就无事可做。山野寂静和远古无异,表明来往人稀;夏日天长,度日如年,表明闲居难耐。于是只有用饮酒打发孤寂、无聊的日子。
颔联写醉与眠,入题。“余花”句说观赏残花饮酒,仍然可以助兴;“好鸟”句说动听的鸟叫恰恰可以伴眠(亦“禽鸟通梦寐”意)。这是表明酒能引睡,眠可忘忧的淡泊情怀。
颈联进一步写醉眠原因。“世味门常掩”,话语平常,含义却深。“世味,”指对经历世事有所体味;“门常掩”,指不愿同外人来往。《白鹭》诗云: “说与门前白鹭群,也宜从此断知闻;诸君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这是以劝人戒律自己:若是对外界事知闻太多,一旦推求,恐怕会牵连自己。这不是怯懦,是对因人引罪的愤慨。上句说最好关起门来喝酒,下句说在穷困中度日已习以为常。“簟”是簟瓢,即簟食瓢饮(出自《论语·雍也篇》),指贫困生活。诗人有“簟瓢乐仁义”的话,说自己贫穷度日,已经感到很便当,尚可求仁取义。这两句,不仅表现出对险恶仕途的抨击,也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自适心情。
尾联写醉眠后寻诗。《春日郊外》云: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说由眼前景物得诗,等到写时却又茫茫然。现在说:“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梦中诗兴大发,可是拿起笔来,却忘记该怎样表达了。“筌”通“诠”,是一解;庄子还有“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的话,如果作者意在表白自己为忘言之人,等于说为怕作诗引祸(他告人:“予以诗得名,亦以诗得谤。”)除梦中外,醒后已写不出诗来了。这种话是言外有意的。
用律诗写景是唐庚之长。此诗象古体诗一样朴实、自然,看似随意写来,可寓意却深。以咏景写意,使诗味隽永,意味深长,不失为一篇佳作。
上一篇:《醉歌十首(其五)·汪元量》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野望·翁卷》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