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哲宗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因参加编修《神宗实录》,被章惇等人以“诬毁先帝”的罪名,贬为涪州别驾,三年后又贬到戎州(今四川宜宾)。徽宗即位,才蒙赦放还。崇宁元年(1102)春,途经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时,写了这首诗。作者跋此诗云: “崇宁之元正月二十三日,夜发荆州,二十六日至巴陵(今湖南岳阳),数日阴雨不可出,二月朔旦独上岳阳楼。”岳阳楼下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唐宋时代的许多迁客骚人,都在这里留下了名篇佳什。
诗人冒着霏霏春雨登上城楼,从雨中观看了湖光山色,扑面而来的不再是奇险的巴山蜀水,而是浩瀚的洞庭湖和秀丽的君山,此时,六年来贬窜生活的凄苦和今日遇赦生还的欣悦一齐涌上心头,不禁感慨万千。首句,“投荒”二字点明远谪四川的经历。诗人的贬所涪州、黔州、戎州,在当时都是荒凉僻远之地。接着,用“万死”渲染处境的艰险,再以“鬓毛斑”暗示贬谪时间之长和所受政治压抑之深。全句凝聚着诗人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凉之情,意脉藏而不露。此句化用柳宗元“万死投荒十二年”句意,由于用的是平起式,所以改为“投荒万死”。第二句写遇赦生还,诗意与第一句正好相反,从结构安排上来看,用的是反接法。“生出”二字与上句“万死”形成对照,表达了诗人死里逃生的惊喜之情,这和李白获赦后的“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轻快心情,可谓异代同感。二句合起来看,是以昔日之“死”反衬今日之“生”,以昔日之悲反衬今日之喜,它包藏着诗人多少沉重的回忆和多少深沉的感慨啊! “滟滪”,即滟滪堆,是瞿塘峡口没入江中的大礁石,为长江航道上的著名险滩。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在四川奉节县南。诗人称瞿塘、滟滪为“关”,不仅是形容瞿塘峡、滟滪堆之险,更主要的是暗喻政治风波的险恶。诗人在黔州贬所写的《定风波》词里有“鬼门关外蜀江前”之句,在《采桑子》词中又写道:“投荒万里归无路,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由此看来,诗人称瞿塘、滟滪为“关”,显然是大有深意的。
第三句,紧承第二句极写放逐归来的欢快心情。“江南”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未到江南”,是说还没有回到家乡,不过,虽然“未到”,“江南”已经在望,阔别八年的亲人即将重逢,怎能不令人破颜一笑呢?诗人用“先一笑”三字,把此时此刻的欢欣之情,化为具体的表情动作,极其形象传神。同时,此句还有更深一层意思,“未到江南”已经禁不住先笑,若到江南,其喜悦更当如何?欣喜之情,点明而不说尽,让读者从诗中玩味,思而得之,这更能丰富诗的内涵。末句,“岳阳楼上对君山”,正面点题,以景结情,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这首诗,通过“万死”、“生出”、“一笑”、“对君山”等连续的动态描写,把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感情表露无遗,笔势峭拔而雄奇,气骨瘦硬而秀劲,体现了黄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上一篇:《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陈与义》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雨晴·陈与义》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