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太湖》原文与赏析
范仲淹
有浪仰山高,无风还练静。
秋宵谁与期,月华三万顷。
太湖,古名震泽、具区、笠泽,又名五湖。跨江苏、浙江两省,面积2420平方公里,大小岛屿四十八个,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峰峦连绵,层次重叠,有“团团三万六千顷,重重七十二高峰”之说。诸山之中,以洞庭东山、西山、马迹山、三山、鼋头渚为最著,是我国优美的风景区之一。要把这烟波浩渺、气象万千的太湖景色包举在一首仅20字的五言绝句之中,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诗人经过精心构思,巧妙布局,提炼和概括了太湖景色,生动形象地勾勒了太湖气势雄伟的瑰丽景象,使人读后回味无穷。
全诗共四句,分三个层次描绘了太湖在不同情况下的三种迷人美景。首句“有浪仰山高”是第一个层次,以夸张和借喻相结合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太湖狂风怒号,浊浪排空的奇险景色。这实际上是一个假设句,设想狂风骤起,湖面掀起惊涛骇浪,宛如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仰”字用得十分精当,须仰视才见,极写浪涛之高。这是描绘太湖的动态,有声有色,生动形象。
第二句“无风还练静”则用借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太湖波澜不惊、水平如练的平静景色。这也是一个假设句,设想没有风,没有浪,湖面碧波万顷、水平如练,显得分外宁静。练,是白绢,古人往往以此用作水的比喻。“还”字点明了湖面由狂风巨浪回复到风平浪静的变化,在首、二句中起了联结作用。第二句是描绘太湖的静态,幽美恬静,景色宜人。
首、二两句,一动一静,不仅使画面产生变化,对比鲜明,而且富有立体感。
三、四句“秋宵谁与期,月华三万顷”是第三个层次。诗人想象秋夜太湖月色的美景。秋夜气爽,皓月千里,浮光跃金,给美丽的太湖抹上了一层黄灿灿的神奇色彩,另有一番情趣。“谁与期”是倒装句,应是“与谁期”,“期”,约的意思。诗人想到这里,不禁游兴勃发,便打算与谁相约,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一起泛舟,共同领略太湖月色。这里,诗人把主观感情与太湖的客观景色紧密地结合起来,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流露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与赞美的激情。
总观全诗,一、二句是从白天的角度,分别写有风浪与无风浪的两种太湖景色,三、四句是从夜晚的角度写太湖月色。短短一首五绝,有白天,有夜晚,有动态,有静态,有景,有情,多角度、多层次地描绘太湖景色,使读者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有亲临其境之感。
全诗选材精当,选取了三幅不同画面组成太湖美景,布局上昼夜、动静结合,错落有致,想象丰富,语言形象、朴实,比喻通俗、贴切。这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太湖赞美诗!
上一篇:于谦《天门山》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文徵明《太湖》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