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守增《望蒿山》原文与赏析
吕守增
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
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
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古称外方,又有嵩高、崇山、崇高、太室等名称。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并称五岳,嵩山为中岳。《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及秦并天下,自殽以东名山五。……二曰太室,太室,嵩高也。”嵩山之得名,概由地势高峻异常而来,《诗经·传》“山大而高曰嵩。”《白虎通》解释嵩山之得名云:“中央之岳加嵩高字者何? 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嵩”字,古人又写作“崧”,《诗经·大雅》“崧高维嶽”,即指此山。嵩山属伏牛山脉,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为古今著名之旅游胜地。东西绵延约六十余公里,高峰主要有三: 东为太室山,中为峻极山,西为少室山。峻极为嵩山最高峰,站立峰顶极目远眺,群山尽收眼底; 鸟瞰山麓,名胜古迹如棋布、如星罗; 北望黄河,明灭一线,极为壮观。此诗题名《望嵩山》,当是作者游览蒿山之时,眼眺耸立于面前的重重山峰,为其清雅秀丽之山色所感,情不能已,脱口而出的一首即兴之作。
“三十六峰如髻鬟”——这是对整个嵩山形态的一句总写。意思是说,嵩山座座山峰都美丽无比。语言很朴素,文字很浅显,但却非常准确地抓住了嵩山那种重岩叠障,清幽秀丽的特色。试问,置身于嵩山这样的人间胜景,你能强而区分出哪座山峰优哪座山峰劣吗? 不能。嵩山山峰虽然很多,但姿态各异。都有自己之所以美的特色。“髻鬟”,原指女性那种经过精心梳理的发髻,这里是用来比喻嵩山的那种奇秀。由这个比喻,令人不禁想起那些漂亮女性的艳美的面容。而嵩山正是如此,它处处都体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正所谓“云山一一看皆美,竹树萧萧画不成” (唐·苏颋《扈从鄠杜间》)。“三十六峰”,指嵩山以风景秀丽著称的三十六座山峰,如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
“行人来往舒心颜”——行人,指游人,同时也指作者自己。“来往”,即无论来者还是往者,指山路上穿梭不断的人群。舒心颜,指心情特别舒畅,面带喜色。这一句承上。正因为嵩山“三十六峰如髻鬟”,座座山峰都那么秀美,所以身处其间的游人,无不有一种如入神仙境界之感。面对大自然构成的这种奇观杰作,心中的忧愁纤芥无存,一扫而空,充满一种难以抑止的喜悦之感。这句是写人,写游览嵩山的人——当然包括作者的一种心情,但同时也是写山,以人之喜悦烘托山之秀美,是一种更进一层的暗写——试想,如果没有能引起人之愉悦之情的物体,人之喜又能从何而来呢?
“白云蓬蓬忽然合”——这句是写嵩山那种瞬息万变、充满奇情异景的气候变化。“白云”,指缭绕于各个山峰之间的那种云霭。蒿山地势高峻,刺破青天,所以薄如烟,轻似雾的那种云气,也成为嵩山的一种常客,“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陶弘景诗句)。奇秀的山峰,再加上这种云气为伴侣,会显得更加奇中有幻,迷离恍惚。“蓬蓬”,拟声兼拟态词。从形态上说来,是写白云那种浓密而杂乱突然到来的情景。从声态而言,似乎这突然出现的白云带着一股声响,表现了一种凌厉的气势。这里又是写作者的一种主观感受,但这种感受又是非常真实的。“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李白这两句诗是描写瀑布的,但荡漾于山中的云气何尝不是这样呢? 它们在瞬息之前还无影无踪,但突然间不知从那里冒了出来,片刻间便布满山间,带着一股浩然之气,犹如杂沓奔腾的千军万马,其势逼人,把座座山峰都淹没在一片云气雾海之中。这“蓬蓬”两字实在是用得再恰当不过的了。
“都在虚无缥缈间”——这一句承接上句: 既然山间白云蓬蓬而合,那么,置身于其间的游人,被薄如烟、淡如雾、轻似纱的那种云气缠绕、笼罩,周围是一片云的海洋,脚下的山石也被遮挡得无踪无影,在旁人看来,不是人人都如同置身于那种迷离恍惚境界吗?个个游人都如同生活于云端中,被云气缭绕的白云烘托而行,真如同进入了神仙境界一般。“虚无缥缈”,几个字很恰当地描绘出置身于茫茫云海之间的行人游山时那种真切的感受,也侧面衬托了作者那种由游山而被奇情幻景唤醒的极度喜悦心情。状情绘景,恰如其分,可称神来之笔。
此诗概为一普通之游览诗,是写作者眼望嵩山的一种片时感受。描写语言极为简洁、普通,但却自然地把嵩山那种清新秀美,与众不同的山色岚景描绘了出来。写其多变之气候,奇特之云气,是通过游人那种独特的心理感受和作者的主观意识自然而然地流露的。抒写真切而全不露斧凿之痕。可谓深得古人以白描之法叙情写景之精髓。
上一篇:翁方纲《望罗浮》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刘禹锡《望衡山》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