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瑞《水磨沟》原文与赏析
成瑞
博克达山之麓,有溪出焉,迤逦北流,越乌垣东鄙入峡,俗名水磨沟是也。峡左有泉,涌穿石隙,会小泉数十道,下注大溪,溪岸嘉树茏葱,野花错杂,桥堤楼榭,位置天然,不意荒陬得此佳境,因赋诗以记之。
轮台东北隅,佳境畅游瞩。
峡路杳且深,溪流缭而曲。
盈陂野卉香,绕屋疏林绿。
禽声和泉声,琮琤似鸣玉。
当此秋气清,身心澹无欲。
十年苦尘氛,今朝幸免俗。
不费买山钱,暂息凌云躅。
他日探春来,莺花缘再续。
这是成瑞道光十六年 (1835) 作于乌鲁木齐的一首五言诗,诗中所咏之水磨沟是乌鲁木齐著名风景区之一。
博克达,今作博格达。水磨沟地处乌鲁木齐东郊,是一条景色迷人的峡谷山涧,山谷中大小几十处泉水喷流涌出,峡谷深处,一眼巨泉如古兽喘吼,喷出的水柱极为壮观。大小泉水汇合,形成清澄碧透的水磨沟,终年长流不竭。河两岸古树参天,奇卉媲美,再加以清代建造的亭轩楼榭,风光更加迷人。这里的温泉矿水既可沐浴,又可烧水煮饭,的确是乌鲁木齐一处佳景。
诗题对水磨沟景色作了细致描绘,特别突出了泉涌、树葱、花繁等天然景致,将读者带入一个幽深的佳境,并特别强调此美景是“荒陬”不意得之,增加惊喜之情,也为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 对自然景致以柔和笔调赞美,对意外获得的美的醉心感受及在欣赏美景背后所隐藏着的对仕途艰辛的悲哀。
诗作前半部分重在写景,诗人在此描绘的是一幅边塞诗中少有的幽静、安谧、柔婉而美丽的秋色图。峡中小路静而深,踏着小路走去,绕谷的是曲折回环的溪流,满山飘香的野花,偶见绿树点缀的小屋,鸟鸣与泉声音乐性的融合,这一切形成一种极其和谐的境界。色彩柔和,笔调轻盈,从中足见作者对景物的爱慕之情。
作品却并不单纯写景,由景物描写,自然转入对自己心情的剖露。“当此秋气清,身心澹无欲。十年苦尘氛,今朝幸免俗。不费买山钱,暂息凌云躅”,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已经感受到: 作者并非一个单纯为赏景而来的观光者,仕途多艰,尘世纷扰,人生坎坷,使这位生于金陵却辗转于西南西北,历经仕途磨难和旅途艰辛,走遍大半个中国的诗人疲惫不堪,出关西行的时候,他就曾在《玉门道中》一诗中,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回首雄关欲断魂,敝车羸马伴朝昏”,“劳人剩有狂心在,浊酒浇诗数举樽”。孤独,忧郁,壮志难酬,只有借酒浇愁的苦闷,“风尘作吏”的悲哀始终折磨着诗人。而在这种心境之下,在当时还较为荒凉冷清的乌鲁木齐,不意发现这样一处具有江南山水妙处的佳境,当然使他喜出望外了。这时,诗人暂时摆脱了现实的烦恼,心灵与自然沟通,在对美景醉心的感受之中,冲去积压在心头的重负,无俗无想,物我合一,那种心理感受绝非一个普通的游览者所能感受得到的。
作者珍惜这种难得的心境,不愿使它一纵即逝,因此,在作品最后,他表示自己的心愿,“他日探春来,莺花缘再续”。从秋到春,年复一年,希望这种良辰美景伴随着自己。
整篇诗作以情写景,由景缘情,景为情设,情由景生,形成和谐的意境。
上一篇:张自明《水月洞》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张孝祥《水调歌头》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