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平山堂》原文与赏析
金农
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返照桃叶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金农,浙江杭州人,诗人、画家; 足迹半天下,晚年寓居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眼中的平山堂——扬州风物体现了诗人画家独到的观察和独特的概括,体现了他奔波一生的选择和粉墨半世的追求。
平山堂是宋欧阳修建造的扬州著名景观。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一“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上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淮、金陵三州,隐隐若可见。”指出其景观特点除建筑“壮丽”当时少有外,主要是“上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后倚坚实,内怀锦绣,前瞻空阔的人格美,是成为“醉翁”以前的仕途成功、理想得到实现的“文章太守”——文学家兼政治家欧阳修的理想所寄。多年离开后,欧阳修怀念中的自我刻画其全貌是“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怀念中形象集中点是“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朝中措: 送刘仲厚甫出守维扬》) 金农诗第一特点是充分发挥了扬州八怪画家“别出心裁”、“不同凡俗”的构思,巧妙地紧抓景观特征的“遗貌取神”。诗无一笔建筑或景观的外形刻画,第一句从扬州其他著名景观引入,似远入又切题,更首句中一“风”字勾连欧阳修的“别来几度春风”,将古今揉合为一; 将欧阳修对平山堂的怀念,欧阳修贯注在平山堂景观中的内在精神贯通为一。这是取“神”。第二句中写凭栏之事,既是第一句外在由远而近的继承,又是内在的对欧阳修问号的答复,“春风难言几度,江南犹忆旧人”而已。仍是传神。
第三四句是全诗中心,神采飞扬之笔。从结构说是凭栏所见,紧承上文,以景物刻画结束全诗,由开头的虚写转为实写,于自然中又显得空灵变化。而所写景物夕阳中柳絮漫飞又在暗中遥答欧阳修的“手种堂前柳,别来几度春风”时,以变形的柳絮暗示时代沧桑中诗人的精神寄托别有异彩,从而告慰先贤! 从而不仅勾勒出平山堂的主体形象不改欧阳修精神,连主体建筑之外的欧阳修所系念的草木不仅犹存故姿而且焕发新彩。这仍是遗貌取神。这最后的一笔又是全诗中画龙点晴的最精彩的一笔。
诗的第二特点是“融画入诗”,形成物人两化的妙境。诗有三重结构,其第一层次是外在的平山堂形象与四周景观的统一,作者通过多次凭栏,静观默察,捕捉到夕阳返照中最美的瞬间,从而以清词丽句构成“夕阳无限好,偶照柳絮红”美境。第二层次是平山堂形象与制作者文章太守欧阳修的形象的统一,作者徜徉于山,更精研于人,既抓住当时作者精神的所寄,又抓住千载后的情魂所系,写得神采照人,江山先贤,相得益彰。第三层次是平山堂以及欧阳公形象与作者形象的统一。作者巧妙地以“凭栏犹忆旧江东”把欧阳修的凭栏与自己的凭栏揉合为一,把眼前的自然景观中的伟岸、优雅、遐视百代的平山堂与行遍人生、画尽世态的扬州一怪揉合为一,从而形成“古今”“人物”的多重揉合,“江山依旧是,几度夕阳红”,形成词短意长的绝妙好词。
上一篇:方孝孺《巾山草堂记》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朱熹《庐山卧龙庵记》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