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原文与赏析
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风万壑传。
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七年 (1075) 春,登临惠山主峰时所作。惠山在今江苏省无锡市西郊,旧时地方志记载在县西十里。诗题中的钱道人名叫钱潁,字顗弟,长期隐居在惠山,号惠山山人。他是苏轼的老朋友。小龙团是宋代产于建州 (在今福建) 的一种名茶,据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载:“建州岁贡大龙凤团茶各十斤,以八饼为斤。仁宗时蔡君谟知建州,始别择茶之精者为小龙团十斤以献。”蔡君谟即宋代著名书法家蔡襄。绝顶,即惠山最高峰三茅峰,峰因古时隐者三茅君而得名。太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在今江苏宜兴、无锡、苏州,浙江湖州、长兴之间,古又称五湖、震泽,具区泽。登惠山绝顶南望可见太湖。
苏轼与宋代诸多著名文学家一样,曾广泛游历。诗的第一句自称“踏遍江南南岸山”,既然已踏遍江南众山,此老的见识可称甚广,然而来到无锡,登了惠山,却忍不住留连难舍,这一定是惠山中有什么特别吸引他的东西,异于他山; 而作者正因踏遍众山,越能见出此山的非凡之处。首先是惠山的情趣高雅,“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作者带来小龙团茶到惠山,用“天下第二泉”的水烹煮品味。小龙团茶本由进贡而出,是天子所用,这里说“天上”,一来道明此茶的来历,二来言其珍贵;“第二泉”,即惠山的天下第二泉,“人间”即是“天下”之意,恰又与“天上”二字极妙地相对。茶与泉皆为世间罕有之物,二美相合,必然彼此益彰,雅趣横生。惠山的又一非凡之处是景象壮丽,惠山象一条长龙一般东西延伸,诗人沿着萦回曲折的石路上至山脊,宛如走在这长龙的背脊上。南望太湖,但见天水连为一片,仿佛太湖的波浪搅得覆盖其上的天也跟着翻动。古人往往以龙虎比方山的气势雄伟,如诸葛亮说石头城“龙盘虎踞”,即是此例。站在惠山实际上见不到太湖的波浪,而只能见到远处水的反光在晃动,而这正显得太湖汪洋澎湃,气象博大。孙登的典故见于《晋书》,登字公和,共县 (今河南辉县) 人,隐居汲郡北山土窟。好读周易,鼓一弦琴,见者皆亲乐之。嵇康慕名而从之游,三年,所问皆无答,康临别将归,登曰:“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后康为司马昭害。阮籍闻其名而访之,问而不答,唯有笑声。籍对之长啸,复不答。乃辞别下山,行至半岭,忽闻松风回荡,有啸声如凤鸣,响彻天地,即登之啸声。既归,感而作《大人先生传》。苏轼这首诗的尾联用此典故,可能当时确有松风回荡于山谷间,使诗人有此联想; 但是从全诗来看,这里的孙登乃是指的钱道人,借古代的高人来赞美钱道人的高尚不俗。作者身在此情景之中,与高人相对品茶,顿时感觉到自己仿佛处于阮籍闻孙登长啸的那种精神境界之中。同时,借这一典故,唤起读者对阮籍作品中精神境界的回忆,从而对诗人自己当时的心情产生进一步的理解。
这首诗虽属于游览诗,但并不像大家熟悉的一些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王维、孟浩然等的诗那样对景物作较为详尽的、生动的描绘。在这首诗中,描写景物的只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这两句,且极笼统,读者见不到山水的具体景象,却能感受到山水中蕴藏的灵异气势。如果说诗人在作诗之时有什么创作意图的话,那么他的意图断不是要与读者道家常,向读者详述所见所闻; 而是要让读者感受惠山、太湖的气势,将读者引入他自己感受到的“半岭松风万壑传”的精神境界。
上一篇:皮日休《惠山听松庵》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张之洞《戒坛松歌》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