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登庐山》原文与赏析
鲍照
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
巃嵸高昔貌, 纷纯袭前名。
洞涧窥地脉,耸树隐天经。
松磴上迷密,云窦下纵横。
阴冰实夏结,炎树信冬荣。
嘈瓒晨鹍思,叫啸夜猿清。
深崖伏化迹,穹岫閟长灵。
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
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雾并。
“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不但在中国山水中居于榜首,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形象,而其奇美被认识的过程又正是中华民族展现英姿的过程,中华诗歌大放异彩的过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庐山的一个具体景观的千古绝唱,苏轼的《题西林寺壁》是庐山全部面目的精彩概括,鲍照的《登庐山》则是这些名作的优秀的前驱。
鲍诗似乎既无飞动的刻画又无精辟的警句,近于质木无文,这不但体现了早期五言诗的本色,更是庐山美早期发现者的发现过程的朴素而又可贵的展示。鲍诗有二特点: 一是集中于铺陈各处美景,二是篇末倾吐出出世之思。其总体结构正是后来《庐山谣》等巨制名作的框架。集中铺陈各处美景虽未能象后来明确标出的“石、树、雾”三奇,但从其一路行来的着力刻画点却也正是如此。诗分为两部分,前十六句写登临所见,后四句写登临所感。在前十六句中依登临入目顺序写来。一二句谈从水路而来宿于山间,是叙事开端。以下四句一转。分别作有重点的刻画。“千岩”四句写山的本体,千岩万壑高耸奇秀,极有美名。“洞涧”四句写山的本体点缀,深处有洞涧,高处有耸树,仰望见小路,俯视看云飞,犹如良马配玉鞍,美人着绣衣,分外精神。“阴冰”四句再写山的本体点缀,前为远望,此为近看,这四句前二句写温凉变化痕迹,后二句写早晚动物啼鸣感受犹如玉鞍上的宝石,绣衣上的胸针,别有雅趣。“深崖”二句赞山为大自然创造奇迹,从而总结上文所见及未曾见处。最后四句谈山对于人的吸引力,令人留连忘返,正是美不胜收,正是进一步的赞美。也正是李白《庐山谣》结尾:“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美丽想象的胚芽。
鲍照使用质朴的五言来写变化多姿的景观,很自然难有后来李白等用歌行体刻画奇山异水的魅力,另一方面由于鲍照诗是第一次对庐山的全面描写,又显示出开拓之功不可无,而其描写着重在于指点,又不使后来游观者感受到一种先入为主的束缚,一种“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遗憾。这就使继后者不但乐于起步,而且易于把笔,名山胜水也不但游观者日众,而且众美皆现! 鲍照诗别有价值!
上一篇:郜锦《登嵩高》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汪承爵《登恒山》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