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过昭君村》原文与赏析
白居易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
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
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
独美众所嫉,终弃于塞垣。
惟此稀代色,岂无一顾恩。
事迫势须去,不得由至尊。
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
竟埋代北骨,不返巴东魂。
惨淡晚云水,依稀归乡园。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
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
“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宽;
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迁忠州刺史,次年 (819)春,他自江州 (今江西九江市) 乘船溯长江赴忠州 (治所在今四川忠县),途经归州昭君故里 (在今湖北兴山县香溪),因得上岸访问和游览,并创作了这首五言古诗。
关于昭君出塞和亲事,除《汉书》、《后汉书》所载史实外,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有如下的民间传说: 昭君于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由于后宫宫嫔众多,元帝命画工画出宫女图象,按图象中容貌来召见,于是众宫女纷纷贿赂画工,昭君自恃貌美,独不肯行贿,便被画丑,不得召见,后来匈奴单于入汉求亲,元帝按图遣昭君嫁与匈奴单于,昭君临行辞别,美貌惊动元帝,但名籍已定,不能更改,元帝追悔莫及,遂下令杀画工毛延寿、陈敞、刘白、龚宽、阳望、樊育等。白居易这首《过昭君村》诗足可说明,这些传说故事在唐代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
开始四句,诗人采用比兴手法,写他步入昭君村后的印象和慨叹。意谓: 灵珠本来无种,彩云本来无根,美丽可爱的王昭君出生在这个偏僻荒陋的小山村里,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看来诗人在昭君村所见到的景象并没有他事先想象的那么美好,故而随即发出慨叹。这四句与诗后半部分写昭君村景象的“惨淡晚云水”四句前后呼应、相互补充。此乃诗人在艺术结构上的特意安排,为的是使全诗显得错落有致而不平板。
“至丽物难掩”以下十二句,即就有关昭君的传说故事边叙述、边议论、边抒情。“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二句,意同《长恨歌》中的“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竟埋代北骨,不返巴东魂”二句,明写昭君死葬匈奴的悲剧结局。“不返巴东魂”句与杜甫诗“环珮空归月夜魂”句立意相反,而悼念昭君之情则同样深厚。自“独美众所嫉”至“丹青何足论”八句,表面的意思似在回护汉元帝,而谴责众宫女的忌妒心,谴责画工凭贿赂之有无乱画人的容貌,其实这不过是运用了传统的艺术笔法,实际上诗人是把造成昭君悲剧的原因归之于元帝的美丑不辨、黑白莫分。这种对古代皇帝的委婉谴责与篇末对当朝皇帝的委婉讽喻,又是前后映照、互为衬托的。
当概述过昭君悲剧的一生之后,回头再来接写在昭君村的所见所感,诗人的情绪更趋深沉了。想到昭君埋骨荒漠,她美丽的姿容消失已久,此时此刻诗人徘徊于昭君故乡的土地上,那夕阳残照中的云和水,怎能不分外显得惨淡而凄凉呢?
最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出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场面。村中一位老人用手指点围拢到身边来的、脸上都烧灼了瘢痕的少女们,向诗人诉说着:“她们灼面毁容,是要以昭君为戒,她们全都害怕也像昭君一样被选进皇宫中去啊!”如此,诗人就把全诗的意境推向高潮,从而赋予这首纪游诗以巨大的思想意义。
在唐代天宝年间,有所谓“花鸟使”的官员,专门负责为皇帝秘密采选民间美女入宫,唐代皇帝后宫宫嫔之多,较汉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后宫佳丽三千人”并非夸张之辞。白居易曾在《上阳白发人》、《园陵妾》等诗中描写过唐代宫女们所遭受的种种不幸,对残酷压迫妇女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元和四年三月,白居易还曾向唐宪宗上《请拣放后宫内人状》的奏章,其中说:“上则虚给衣食,有供亿靡费之烦; 下则离隔亲族,有幽闭怨旷之苦。”足见唐宪宗时采选民间美女入宫的活动并未少息。这首《过昭君村》篇末所描绘的令人骇目惊心的场面,当为写实的而非虚构的。所以可以说,这既是一首极富艺术感染力的生动的纪游诗,也是一首“唯歌生民病”、敢于大胆揭露时弊的战斗的讽喻诗。
上一篇:刘瑞《过云阳谒张桓侯庙赋张将军一首》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杨万里《过百家渡》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