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过秦皇墓》原文与赏析
王维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过秦皇墓》是王维15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文苑英华》作“过始皇墓”,并认为该诗为王维20岁所作)。王维在唐代不仅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艺术家,而且是一位早慧的诗人。《唐才子传》说他“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他在20岁之前就写了《洛阳女儿行》、《桃源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过秦皇墓》可算他早期写得较好的一首诗作。
“秦皇墓”即秦始皇嬴政的陵墓,在今陕西临潼县东下河村附近。据《水经注》载:“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斩山凿石,下涸三泉,以铜为槨。旁行周回三十余里,上画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宫观百馆,奇器珍宝,充满其中,以人鱼膏为灯烛,取其不灭者久之。后宫无子者,皆使殉葬甚众。坟高五丈,周围五里余,作者七十万人,积年方成”。本诗通过描写秦皇墓的富丽堂皇,揭露了秦始皇的腐朽荒淫,挥霍无度。从而暗示出了秦王朝顷刻崩溃的原因所在。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古老的坟墓变成了苍翠的山岭,极言墓的规模之大; 墓里的“幽宫” (地下宫殿,此指秦皇坟墓) 就象皇帝居住的紫台 (即紫宫,皇帝所居之地,后称紫禁城),极言墓的富丽奢华。诗人开门见山,一外一内地对秦皇墓作了总体勾画。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七曜” (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的统称) 被分隔在墓中;“河汉” (天河、银河) 却流淌在“九泉” (地下) 之下。前写墓宫顶端绘制的“日月星辰”,后指墓中以水银灌输成的“四渎百川”。颔联紧承首联次句,进一步细写秦皇墓中的富丽奢华。既然宇宙间的“日月星辰”、“四渎百川”均可搬入陪葬,那么一切“宫观百馆”、“奇器珍宝”自不必待言。
“有海人宁渡? 无春雁不回”。墓穴里水银做的“四渎百川”人怎能渡过呢? 那里没有春天,作为候鸟的大雁自然也不会飞回来了。颈联既承首联头句写出秦皇墓规模之大,又为这“幽宫”无人烟的冷寂与无春天的阴森而感到惋惜。这些人民创造的宝贵财富,本是供人间享受的,现在却封蔽地下。这样就为尾联的推出作了自然的过渡。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再听到飒飒的风声松韵,真像“大夫”(指松树) 为胡作非为的秦始皇而感伤。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始皇登泰山祭天遇雨,便跑到路旁五棵松树下避雨,因此认为这五棵松树有功,封之为五大夫。尾联巧用此典,成为全诗之“诗眼”所在。既透出了诗人过秦皇墓时之所感,又自然地照应了首联。古墓变成了苍岭,一切都不存在了。唯有几棵古松在秋风中抖栗着,发出几声哀怨。
通读全诗,不难看出诗人的主旨在于谴责秦始皇“大兴厚葬”的所作所为,作为中国历史上专权独断,不可一世的秦始皇,不但活着时腐朽荒淫,死后还穷奢极欲,通过劳民伤财来炫耀自己伟业丰功的不朽。然而这一切都不过像过眼云烟,终归要消逝在历史发展的激流之中。秦皇死后仅六年,他的坟墓就被项羽挖掘了,他最后赢得的,不过是萧瑟秋风中的一片凄凉而已。这与杜牧《阿房宫赋》中“族秦者,秦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同出一种心情。诗人这里也隐含着对正处于上升时期的唐王朝的一种警告,潜台词为若不以古为训,必然重蹈复辙。即“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全诗写得格律谨严,匀称平稳,详略得当,含蓄蕴藉。艺术上虽不如诗人晚期作品那样显得自然练达,然毕竟透出了作为早慧诗人的王维青少年时期的才情与功力。
上一篇:杨万里《过百家渡》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林逋《过芜留咏》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