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观
位于武昌大东门外蛇山尾部的双峰山。是市内现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建筑群。相传道教教祖老子曾来江南施教,并设先农坛、神祗台、太极宫等,老子在此均留下了“圣道”。后来,元朝道人邱处机来此处修炼,自称“长春子”。为纪念长春子修建了长春观。长春观道教经典收藏丰富、远近闻名,但因长春观地处武昌要冲,为兵家必经之地,所以观宇建筑和道教陈设曾多次遭受战火破坏,也曾多次进行维修。现在的长春观为全国对外开放的重点道观之一,重新修建了山门、灵宫殿、三神殿、太清殿和神像。现在为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代散文〕 武昌双峰山下有一座著名道观——长春观,一直被道教看作是洞天福地。相传道教的始祖老聃(又称老子),骑牛过函谷关,应他的门徒之邀请,曾来江南“施教”。《长春观志》中写道:老子“赴江南鄂城未居,而西入长松之岛、双峰之山、湖港之乡,即江夏焉。施教,设先农坛、神祗台”。这里的长松岛、双峰山就是现在武昌洪山与蛇山之间的的土山,即现今长春观之所在地。据传,长春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开山至今有据可考就有六百余年历史。元代道士邱处机曾到此地松岛老君宫“养真”(修炼),自称“长春子”,死后被追封为“长春渲道主教真人”。长春观就因此而得名。
大凡对道教略有兴趣的游人,经过此道观是非进去观览不可的,这里不仅早已对外开放,而且也有道家传人在此修行。进入山门,你会不由地为道教的独特建筑风格所吸引。宫殿亭阁参差有别,前门后院,相互呼应,井然有序,是一座依山傍岩分左、中、右三路层层递进的道教建筑群。每一殿阁造型古朴、梁柱雕刻精细,神像生动,具有道教建筑艺术特点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显示了建筑师的高超技艺。
中路进入为灵官殿,供奉道教护法神,是作为镇守山门之神;再进为二圣殿、太清殿,后为紫微殿(古神祇台遗址)。由此过地步天机,拾级而上便登上会仙桥。会仙桥上端有平台,台上立一阁式建筑,原是先农坛,后改为三皇殿。右路由会仙桥向东转,步入纯阳祠,祠北有天图亭,祠南有邱祖殿,专供长春真人 。殿南为寮斋堂,堂侧有子午亭,内悬大钟,声闻数里。邱祖殿东北一侧有方丈堂和也语堂。中藏有历代道人的世系谱谍;右路由会仙桥向西转,依次并列有大士阁、来成殿和藏经阁,前有功德堂,大客堂,十方堂和经堂等,红墙黄瓦,气宇庄严,漏窗格门,层次分明,画栋飞檐,崇台墁转,院落深沉,恬静典雅,不失为是修道炼丹的绝妙圣地。
长春观是信奉道教全真教派的一所道观,因此全真道子崇奉邱处机。邱处机一直是位神秘人物,字通密,号长春子,拜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为师,为道教七大真人之一,道教龙门派的创始人。在元代,他的名气很大,被成吉思汗尊为神仙。成吉思汗曾传圣旨:“教你(邱处机)天下应有底出家善人都管看者。”意即授予他总管全国道教的权力。据《长春观志》载,邱处机于“元世祖时,栖真于长春观”。因而长春观也随邱而扬名于世,成为广大游客寻踪揽胜的佳妙之处所。
双峰山虽不是奇峰异岭,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双峰山下的长春观,已作为武汉特有的道教旅游胜地而受的游人瞩目。
(杨代晔)
〔民间文学〕 据说很早以前,长春观内有一尊太乙真人的塑像,远近的老百姓都特别崇敬这尊太乙塑像,说它非常灵验。
到了元代,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仙师,带着他的徒弟邱处机真人来到江南。师徒俩一进入长春观,就发现太乙真人的像有些损蚀。于是,两人就动手重新描画了一番。修饰过的太乙塑像神气肃穆,栩栩如生,金光闪闪。然后,王重阳师徒就离开了长春观。
后来,地方上有些鸡鸣狗盗之人,看到太乙像金色灿灿,就猜测太乙像是用金子塑造的,起了盗心。于是,他们就趁黑夜来盗取太乙金像。可是,塑像就像生了根似的,怎么搬都搬不动,不论他们使用什么方法也无济于事。这些盗贼们不知是什么原因,心里感到纳闷,同时也怀疑是否暗中有神灵保驾。其中有几个胆大的不信,过了几日又窜到观内,想用刀子刮下些金粉来。谁知,当他们举起刀接近太乙像时,在朗朗的月光下,平时庄严肃穆的太乙像突然摇晃起来,并且对着持刀的窃贼微微一笑,吓得这帮盗贼大叫“不好”,抱头鼠窜,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
从此,长春观再也没有盗贼敢登山门一步了,而善男信女则日渐增多,香火愈盛。
(杨代晔 整理)
上一篇:描写《长坂坡》的诗词与文章
下一篇:描写《陆水风景区》的诗词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