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
江云黏波晚模糊①,青山忽失如亡逋。
乾坤莹净冰作壶②,春意散入千林枯。
野桥古渡行人无③,清音瑟索鸣残芦。
江天万里一老夫,短蓑如蝟舟如凫④。
鱼寒入泥不上罛⑤,归来远识渔村孤。
柴门夜叩闻犬呼,迳竹压折谁相扶。
山妻自炊稚子沽,不羡炙肉围红炉⑥。
嗟予客游岁屡徂,诗囊随驴走髯奴⑦。
长安何处觅酒徒?飞花扑头帽不乌。
旅舍无梦远江湖,惭对《风雪归庄图》。
【注释】
①黏:此字极佳,然有所本,秦观《与子瞻会松江得浪字》:“离离云抹山,窅窅天黏浪。”②冰作壶:形容雪景清彻,姚崇《冰壶赋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 ③“野桥”句:用唐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无横”意。④舟如凫:小舟远望如凫鸭,语出《刘子》:“海滨居者,望岛如舟,望舟如凫。” ⑤罛(gu):大鱼网。⑥“不羡”句:不羡党家羊羔美酒,但围红炉啜雪水煎茶。《金文类聚》:“陶谷得党家姬。冬日取雪水煎茶,谓姬曰:‘党家识此风味否?’姬曰:‘彼粗人,安得此?但能销金帐底,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耳。”’⑦诗囊随驴:用李贺故事,《新唐书·李贺传》:“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评说】
本诗选自高启《高青丘集》卷一○、厉鹗《南宋院画录》卷六。
夏珪善画雪景,师法范宽,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夏珪工人物、山水,酝酿墨色,丽如染傅,笔法苍老,墨汁淋漓,雪景学范宽。”夏文彦《图绘宝鉴》:“(珪)善画人物、雪景,全学范宽。”据厉鹗《南宋院画录》考见的夏珪雪景图有:《王恭涉雪图》、《剡溪夜棹图》、《灞桥诗思图》、《溪桥暗雪图》、《千山暮雪图》、《雪夜归帆图》、《江天霁雪图》、《雪岗楼阁图》等。可惜他的这些雪景图,都已失传,我们无法一睹其神采,而高启的《夏珪风雪归庄图》诗,具体地描绘了画面景色,为我们存留了该画的风貌。
这首题画长诗,句句用韵,一韵到底,押平声七虞韵,按题材内容,可分为两大段。第一段十四句,描写画面景色和人物活动,诗人先用六个诗句写风雪之夜的景象,江云含雪,与江波相接,“黏”字炼得好。大雪纷飞,夜色模糊,青山失去影踪,古渡无人,风吹残芦,发出萧瑟清响;大千世界,一片晶莹清彻,春意全消,散失在枯林之中。六句诗,鸟瞰式地摄取画幅的整个景色和气象,为下面的人物活动提供了规定性的场景。先写老夫的活动,因天寒无鱼,他返回渔村,叩应题面“归庄”意。次写山妻、稚子的活动,他们沽酒备菜,与渔夫围炉取暖同乐。
最后六句为第二大段,写观画感叹。诗人感叹自身长年客游京师,只有诗囊、老奴相随,无处寻觅酒友。今天,遇上飞花扑头、帽子发白的风雪天,可是,身在旅舍,不能回乡返家,不能与家人围炉饮酒,连做梦也无法到达江湖上。因此,面对夏珪的《风雪归庄图》,感到惭愧。这一个结尾段,不仅能遥应《风雪归庄图》的题意和全诗的题旨,有力地收煞全篇,而且还将自己羁旅生活的苦况、还乡归庄的强烈愿望,充分地摅写出来,真是气完神王,情到意足,不愧为高启集中的精品。
这首长诗,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需要介绍。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高启在每句诗的结尾都押了虞韵,这叫句句人韵格。七言古诗在南北朝以前,就是句句入韵的,如曹丕《燕歌行》,称为汉魏古体,也称“柏梁体”。在当时,这是不足为奇的。到了唐代,七言古诗以隔句用韵为常格,反而以句句用韵为变体,很少有人写它。高启运用这种变体的七古诗体或来写作题画诗,足以见出他雄肆的诗才和不愿囿守常规、力求创变的诗学思想。
上一篇:《咏画障》题画诗赏析
下一篇:《学书》题画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