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
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
人巧夺天工,剪裁青出蓝。
黄宾虹(1865—1955),现代画家。名质,字朴存,一作朴人,别署予向、虹庐、虹叟,中年更号宾虹,后以号行;祖籍安徽歙县,出生浙江金华。擅长山水画,也作花鸟草虫。能诗文、书法,兼治金石文字、篆刻之学,精鉴赏,对画论画史均有研究,见解精辟。著有《黄山画家源流考》、 《虹庐画谈》、 《古画微》、 《中国画学史大纲》、 《宾虹草堂藏臃等,另有辑本《黄宾虹画语录》。
这首自题于《富春山图》上的诗,集中体现了黄宾虹的艺术实践经验和绘画美学思想。
“江山本如画”,五个字是对中国历来关于自然美欣赏经验的某种概括。众所周知,自然山水本身蕴藏着美的形质,绘画之所以要“外师造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汲取其美的形质,从而创造出艺术的美。因此,凡是“外师造化”的绘画,必然有似于真实的自然山水,而现实中有些山水风景如果能较集中地体现出一些美质的话,那么,它又会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如画”,这在中国已历史地成了对自然美的一种很高的评价。
在唐诗宋词里, “如画”的审美品评就不乏其例。且不说唐诗或宋诗中,白居易的“湖上春来似画图” (《春题湖上》),秦观的“林梢一抹青如画” (《泗州东城晚望》)等已广为流传,就说宋词中,张升的《离亭燕》就说: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接着,苏轼词中也一再写到。 《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中秋》:“江山如画,望中烟雨历历。”……
古代的理论著作,对这类审美观也一再予以概括和探讨:
江山登临之美……世间佳境也,观者必曰“如画”。故有“江山如画”, “天开图画即江山”,“身在画图中”之语。至于丹青之妙,好事君子嗟叹之不足者,则又以逼真目之。 (宋洪迈《容斋随笔》)
人见好画曰逼真山水,及见真山水, 曰俨然一幅也。 (明郎瑛《七修类稿》)
昔人乃有以画为假山水,而以山水为真画者。(明董其昌《画旨》)
黄宾虹诗中的“江山本如画”,正是对这类传统审美观的归纳;而一个“本”字,还充分肯定了自然山水中存在的美。
“内美静中参”。内美,内在的美质。屈原《离骚》就说: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内美,这属于社会美的范畴,一般用以指人,但黄宾虹却将它创造性地用于自然美,用以概括自然内在的隐含的神韵。 《黄宾虹画语录》就有这样几条:
造化天地自然也,有形影常人可见,取之较易;造化有神有韵,此中内美,常人不可见。画者能夺其神韵,才是真画,徒取形影如案头置盆景者,非真画也。
能作至密,而后疏处得内美……
内美外美,美既不齐,丑中有美,尤当类别。
他认为,自然山水的形影是“外美”,常人易见;自然山水的神韵是“内美”,常人不易见。内美或在密处,或在疏处;自然山水也可以或偏于外美,或偏于内美;甚至有的形影似乎是丑,其中却不乏内美……黄宾虹关于“内美”的思想,是丰富的。
作为山水画家,可贵之处不但在于提出“内美”的理论,而且在于能多方探寻和表现“内美”。黄宾虹是怎样探寻和表现自然造化的“内美”的呢?
黄宾虹一生遍游名山大川,曾九上黄山,五上九华,四登泰山,饱游饫看富春江、新安江,又漫游于庐山、武夷、雁荡、罗涪桂林、峨眉、青城、嘉陵江、三峡……随处写生,积稿盈万。他师法自然,不但细心观察其“外美”,而且特别注重参悟其“内美”。他认为: “写生只能得山川之骨,欲得山川之气,还得闭目沉思,非领略其精神不可。”黄宾虹还阐发其静而求之的审美方式说: “余游黄山、青城,尝于宵深人静中启户独立领其趣。” (《黄宾虹画语录》)当然,领受和抒写山水的“内美”,不一定都要在夜深人静之际, 但他那以“静观”、 “静参”的方式来体山川之神韵,发造化之精微,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在诗中,他以“内美静中参”一句来予以表达。
“人巧夺天工”,这是黄宾虹又一重要的绘画美学观点。既然江山已经如画,那么,为什么还需要画家的创作呢?《黄宾虹画语录》中有这样两则:
前哲之真迹,合造化之自然,用长舍短。古人言“江山如画”,正是江山不如画。画有人工之剪裁,可以尽善尽美。
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山水与人以利益,人生息其间,应予美化之。
这类见解是深刻的。他看到了自然不如艺术之处。正因为江山不如画,所以人们夸赞江山如画。 “天工”的自然山水,固然是美的——既有外美,又有内美,但“人巧”的山水画更美,因为它取自然之长,舍自然之短,通过剪裁工夫,可使画中山水臻于尽善尽美的境地。另外,山水画不但写自然之性,而且写画家之心,其画中山水经过心灵的孕育,渗透了感情之美。所以,黄宾虹认为画家笔下的作品,既是“造化入画”,又是“画夺造化”。一个“夺”字,点明绘画的美远胜于自然山水。黄宾虹关于“人巧夺天工”的思想,是颇有哲理性的。
“剪裁青出蓝”。青,比喻绘画;蓝,比喻自然。绘画来自自然,这是“青取之于蓝”;绘画又胜过自然,这是“青胜于蓝”。要做到这点,全靠人的心灵的剪裁取舍,此外,笔墨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就黄宾虹来说,他既受李流芳、程邃、程正揆等画家的影响,又上溯宋元。他的画风,中年苍浑清润,晚年尤精墨法,有时在浓、焦墨中兼施重彩,并以“明一而现千万”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浑厚华滋、意境深邃的山水画来。这类作品,比起他所游历和写生的自然山水以及他所继承的李流芳等前辈画家来,都可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黄宾虹这首题画诗,是他一生艺术经验的精华和结晶,是他那博大精深的画论的诗化,是体现了艺术真谛的有韵的中国绘画美学。
上一篇:《题画嘉陵山水》题画诗赏析
下一篇:《题石田先生画》题画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