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似不似,真不真。
纸上影,身外人。
死生一梦,天地一尘①,
浮浮休休②,吾怀自春。
人谓眼差小,又说颐太窄③,
但恐有失德,苟且八十年。
今与死隔壁,七十四,八十三,
我今在后,尔已在前。
茫茫者人,悠悠者年。
茫茫悠悠,寿夭偶焉。
尔形于纸,我命于天。
纸八百,或者有,天八百未然。
生浮死休,似聊尽其全。
陶潜之孤,李白之三杯酒,相对旷达犹仙。
千载而下,我希二贤。
【注释】
①一尘:道家称人世为“一尘”。沈汾《续仙传》:“(丁约)谓子威曰:‘郎君得道,尚间两尘。’子威问其故,答曰:‘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②浮浮:人生虚浮无定,故曰“浮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亭》:“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③颐:腮,下颌。
【评说】
本诗选自顾麟士《过云楼续书画记》卷四。
要深入理解这首题画诗,有必要先读读沈周写过的其他几首题写小像的诗。六十岁时,王理之为沈周画过一幅小像,沈周作《王理之写六十小像》:
王生见我精神熟,照写今吾瘦于竹。问年初及六十人,飨世浑无半分福。
一味耽农百不便,门前湖水涨低田。饥来读书不当饭,静里安心惟信天。
风茅雨壁溪堂破,贫贱生成今老大。隐服还劳郡守遗,私篇或辱尚书和。
草木当衰不复真,纸间座上两浮尘。是非非是都休辩,聊记明时无用人。
六十四岁时,弟子孙艾为他画过一幅肖像画,他题《孙世节貌陋容请题》诗云:
白头尽是老便宜,六十余生天地私。学舞固无长袖子,出游还有小车儿。
缘阴如水微吟处,紫袷含风半暖时。瘦影任君描写去,百年草木要相思。
七十四岁时,孙艾又为沈周画过一幅小像,沈周作《自题小像》,云:
七十四年,我未识我。丹青一面,是否莫果。
傍观曰真,我随可可。以真生假,唐临橘颗。
以假即真,物化虫臝。真假杂糅,奚较琐琐。
但感白须,长者半堕。颧卢层,颐瘦折軃。
呜呼老矣,岁月既夥。茂松清泉,行歌笑坐。
逍遥天地,一拙自荷。
正德元年(1506),沈周八十岁,赵中美为之画作肖像,沈周自题云:
人谓眼差小,又说颐太窄。我自不能知,亦不知其失。
面目何足较,但恐有失德。苟且八十岁,今与死隔壁。
本诗题写的这幅小影轴,乃沈周自画,后为顾麟士所得,他在《过云楼续书画记》卷四记云:“先生自写小像,乌巾赤舄,袖手嶷立,道气盎然,极自得之趣。上方题诗,不载本集。”这幅画,经金心兰、吴昌硕、陆廉夫、顾莼生和顾麟士诸人共同赏鉴,当为可信。诗句说:“七十四,八十三,我今在后,尔已在前。”可知绘影在七十四岁时,故云“尔已在前”,“尔”即指自写小影。题诗则在八十三岁时,故云“我今在后”,我即是画家自己。正因为这首题诗写在他死以前不久,所以他将自己过去写过的一些诗意融入这首诗中,比如“人谓眼差小”以下五句,变化运用八十岁时的题词。全诗旷达适性的情怀,也可以在《王理之写六十小像》、《孙世节貌陋容请题》诸诗中找到影子。因此,我们不厌其烦地引录他的四首自题小像诗,目的就是让大家看到沈周思想的脉络。
沈周这首题写自己画像的诗,抒情言志,用体式非常自由的长短句古诗写成。前八句,“真”、“人”、“尘”、“春”,押平声真韵,总写自己超然自适的心怀、“以假即真”的生活方式、生浮死休的人生态度,正是诗人经历一生生活风波以后的自我观照。后二十五句,押平声先韵,写自己观画像后的感喟。诗人面对自己的小像,面对逝去的八十多年的生活,不以“眼差小”、“颐太窄”为遗憾,却“但恐有失德”,日夕警惕自己不要“失德”,这是石田老人很可贵的品格。接着,他感叹年寿短长,死生由命,但求顺情旷达,适性全真,从字间行间,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的情操和襟怀。全诗藉为自己画像题诗的机会,回顾反省走过的人生道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因此,他使用了字数不定、句式灵活、用韵自由的体裁样式写成这首诗,内容和形式结合得非常完美。
上一篇:《题羲、献法书》题画诗赏析
下一篇:《题自画新罗山人小影》题画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