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
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
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我今岂见画,观诗雁真在。
尚想高邮间①,湖寒沙璀璀②。
冰霜已凌厉,藻荇良琐碎③。
衡阳渺何处④,中沚若烟海。
【注释】
①高邮:地名,今属江苏,宋时置高邮军,治所在高邮,城西有高邮湖。②璀璀:鲜明貌。③藻荇:水生植物名,即水草和荇菜。④衡阳:地名,今属湖南,因南岳衡山而得名,雁南飞至此而返回,衡山有回雁峰。
【评说】
本诗选自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九五。
晁补之(1053—1110),宋代诗人,字无咎,号归来子,钜野(今属山东)人。元丰年间进士及第,历仕著作郎、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擅长散文,亦工诗词,语言俊逸可喜。著有《鸡肋集》。
我国文学艺术理论中的象外说,早在六朝时代就已出现,到唐宋时代得到长足的发展。刘宋时宗炳说:“旨微于言象之外”(《画山水序》)南齐谢赫说:“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古画品录》)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评王宰“能画山水,意出象外。”以上是画论中的象外说。刘宋时刘勰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文心雕龙·隐秀》)刘长卿《观李凑所画美人障子》云:“象外更生意”,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境生于象外。”以上是诗文论中的象外说。文学艺术理论中的象外学说,有力地促进诗画艺术的蓬勃发展。晁补之在这首题画诗里着重阐发诗画艺术中的象外学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创作经验。
晁补之的这首题诗是为唱和苏轼题李甲画雁而写的。因为李甲的雁画有“意外趣”,所以本诗便从诗画艺术的象外学说发端,前四句,是说绘画要写出物象以外的形貌,但要使物形不改;题画诗要传达出画外的含意,可贵的是要得到画中物象的神态。“我今岂见画”以下八句,用生动形象的诗歌语言,描绘画面上的物象,体现出前四句阐述的画理。“我今岂见画”二句,一意贯之,意谓我现在岂止是在看李甲的雁画,咏苏轼的题画诗,宛如看到真雁就在眼前,也就是说李甲画和苏轼诗,都能达到“要物形不改”、“贵有画中态”的美学标准。“尚想高邮间”以下六句,诗人由真雁展开遐想,想到鸿雁栖息在高邮湖间,冬天来临,雁群惊寒,又向南飞去。诗人遥想它们飞到渺远的衡阳,栖宿在水中的小沚上。鸿雁为适应气温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不断迁徙,随处漂泊,不胜其苦。李甲画雁的这种“画外意”,便蕴含在画幅之中,晁补之将这种画外意,申补出来,具体体现了本诗第三句“诗传画外意”的诗意。
晁补之这首题画诗既强调艺术性与真实性的融合,又主张形似与神似并重,将实的形象与虚的艺术联想统一起来,形成虚实相生的妙境,使形、神、意的关系,得到合理的、辩证的解释,丰富并发展了诗画理论中的象外学说。
上一篇:《和中书侍郎院壁画云》题画诗赏析
下一篇:《嘉祐院观壁间文湖州墨竹》题画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