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白云茅屋人家晓,流水桃花古洞春①。
数卷《南华》难忘却②,万株松下一闲身。
【注释】
①“流水”句:暗用桃花源故事,陶渊明《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桃花古洞,即指此洞。②《南华》:即庄周及其弟子所著《庄子》,先秦时代的哲学著作。唐代尊道家,玄宗天宝元年下诏尊《庄子》为《南华真经》。
【评说】
本诗选自上海博物馆藏王蒙《春山读书图》题诗。
王蒙这幅图,画的是文人隐逸的题材。远处层峦叠嶂,气势雄伟;近处,茅屋数间筑于坡石上,苍劲的松树环合于周围。屋内有隐士数人,或静坐读书,或对坐相谈;窗外春光骀荡,草木欣欣向荣。钱杜《松壶画忆》说:“山樵皴法有两种:其一世所传解索皴,一用淡墨钩石骨,纯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绝无余地,望之郁然深秀。”《春山读书图》兼用这两种画法的妙处,增添了画幅浑厚的气概。
王蒙的《春山读书图》画意还比较显豁,他的题诗便在“读书”上做文章,着重表现“有我之境”的画境。诗的前二句,从杜牧“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中化出,描写山中人家茅屋数间,周边环境优美,溪水潺流,桃花盛开,春山破晓,白云缭绕,宛如身在桃花源仙境之中。“古洞春”,不仅用《桃花源记》的熟典,也有画家的生活基矗他长期隐居在黄鹤山,山上有“黄鹤仙洞”,这幅画,这首诗,简直可以视作王蒙自身隐逸生活的写照。诗的后二句,写茅屋中人的“读书”,他读什么书?读书的意趣是什么?画面难以表达。诗句却申发、补充出这些意思。原来,隐士读的是《庄子》,对坐相谈的也就是庄子的哲理,庄周的清静无为、同生死齐物我的思想,使隐士们超然物外,遗世独立,安于隐逸生活,与周围的千山、万松等自然物融为一体。画和诗都体现出这种思想,也充分反映出画家兼诗人王蒙的“意趣”,境中有我,我在境中。用“万株松下一闲身”收结全篇,神完意足。
上一篇:《题春山岚霭图》题画诗赏析
下一篇:《题春山读书图》题画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