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
群雀岁寒保聚,两鹑日晏忘归。
草间岂无余粒? 刮地风号雪飞。
蔓花露下凝碧①,丛竹秋来老苍。
噪雀群争何事? 幺禽自啭清篁②。
【注释】
①蔓花:草名,即藜。②幺禽:小鸟,指群雀。幺(yao),校
【评说】
本诗选自范成大《范石湖集》卷二四。
范成大(1126—1193),宋代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及第,历仕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兼侍讲。乾道六年(1170)为祈请信使,使金。后又任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以中大夫参知政事,后又知明州、建康府等。卒谥文穆。工诗,诗风清新婉丽、温润精雅,能摆脱江西陋习,饶有唐韵,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范石湖集》。
黄居寀(933—?),宋代画家,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黄筌之子。西蜀时,任翰林院待诏,归宋后,宋太宗赵匡义很赏识他,授翰林侍诏,派他到各地搜访名画。他能继承父风,善画花竹、翎毛,妙得天真。刘道醇评曰:“花竹禽雀,皆不失筌法。”(《圣朝名画评》)有《山鹧棘雀图》传世。
黄居寀的《雀竹图》有两幅,一幅写岁寒景色,一幅写深秋景色。季节、气候不同,雀竹形象也有很大差异,范成大抓住自然物理和画面具象的特征,写下这两首题画诗。
第一首写岁寒景色。诗的首句,交代了节令和气候,时当岁暮,天气寒冷,竹枝上的群雀都挤在一起,相聚保暖。次句描写画面上的两只鹌鹑,伫立于竹间,天色已晚,忘掉归家。第三句一问,难道说草间没有余下的食粒,雀和鹑为什么不去啄食呢?结句一答,因为刮地大风呼号不已,大雪纷飞,所以小鸟缩聚避寒,顾不得去觅食。诗人通过观察,把握住画家构思的匠心,题诗也就能揭示出画面上风号雪飞的气候和雀鹑保聚伫立的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首写深秋景象。深秋的竹丛,苍翠浓郁、色泽深老;竹边的蔓花,受露水滋润,碧绿如凝,色泽鲜明。黄氏父子作画善用钩填法,形成浓淡均匀、色彩丰富的特征,沈括评诸黄“妙在赋色”(《梦溪笔谈》)读石湖此诗,确信沈氏评论切当。诗的三、四句写雀,诗人怎样去咏画上的群雀呢?是描绘它们的身影,是形容它们的毛色,还是捕捉它们飞跃的动态,都不是。诗人却从雀的鸣叫声上去拓开诗思,他使用与第一首相同的结构手法,通过一问一答,完成短诗转合的任务。群雀为了何事闹争不休,发出阵阵噪声?原来它们在清幽的竹林里,自由自在地啼鸣着,欢唱秋光之美。黄居寀描画了群雀飞跃啼鸣的姿态,形成“千种啭”的画境,深得群雀天真自然之妙趣。画家将自然美转化成绘画美,诗人认真体识出画幅中的色彩美和声音美,获得美的享受,他就用优美的语言将这种审美体验写成诗句,将绘画美再现出来。黄居寀和范成大各自完成了诗画艺术的再创造。
上一篇:《题黄居寀雀竹图二首(其二)》题画诗赏析
下一篇:《题黄甲图》题画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