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①,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释】
①落魄:穷困失意。
【评说】
本诗选自故宫博物院藏徐渭《葡萄图》题诗、潘正炜《听帆楼续刻书画记》卷下。“独”《听帆楼》作“夜”,“啸”《听帆楼》作“笑”,“卖”《听帆楼》作“买”。
徐渭的水墨大写意画豪放恣纵,《葡萄图》就是他这一风格的代表作。这幅水墨画构图奇特。信笔挥洒,似不经意。粗藤一枝,从右上横斜向左,又有数枝细藤伸出,错落低垂,枝叶纷披,以毫放泼辣的水墨造成满纸飞动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艺术效果。画上的题诗也是构图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书行草,字势欹斜跌宕,令人联想起画家的不平经历。
徐渭画葡萄,即诗中所谓“明珠”,这也是画家自己及其才华的代名词。诗中他无限感慨,半生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而双鬓飞霜,已成老翁,年迈体弱。独立书斋,想起当年杀倭卫国,意气风发,面对清冷的晚风,不禁仰天长啸,以泄心中郁闷。那么,造成画家不幸的根源何在呢?诗作后两句似乎并未点明,但画家的双关笔法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抒泄无余。官吏的腐朽,科举的弊端,使真正有才华者常常屡试不中,高中者往往尽是些不学无术之辈。可怜!可叹!我这笔底的“明珠”,我满腹的诗文才华却无人赏识奖掖,八试不中,只落得“明珠”遗落、抛掷在山野蔓藤中的命运。
画中晶莹的葡萄是画家才华的凝聚,那旋转飞腾的旋律,正是画家不平的心灵波澜。这一点在其他的《葡萄图》及题诗中也可得到印证,我们不妨再看他几首《题葡萄》诗:
昨岁中秋月倍圆,海南蚌母太鼾眠。明珠一夜无人管,迸向谁家壁上悬。
砚田禾黍苦阑珊,何物朝昏给范丹。虽有明珠生笔底,谁知一颗不堪餐。
王生昔日好容颜,今日相逢范叔寒。赠与明珠三百颗,谁知一颗不堪餐。
我们从徐渭的《墨葡萄》中不但体会到诗、书、画巧妙结合的东方艺术传统,更可品味到由于在有限的感性形象(“形”)中寄寓和表现了强烈真挚的感情内容,因而使得花鸟画传达出极为深阔的思想容量。
上一篇:《题落霞孤鹜图》题画诗赏析
下一篇:《题葵鸡秋足图》题画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