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着薄罗裳。
扬州近日红千叶, 自是风流时世妆。
王进叔,苏轼的朋友,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他离京出任岭南监司。这一年的八月,苏轼自儋州渡海至廉州,又经容、藤州,来到广州,与王进叔相遇。进叔自京城来到边远地区任职,随身携带了他所珍爱的许多书画作品,以便随时翻检、鉴赏,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获取艺术享受,这真是“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 (其一)。其中有徐熙所画的《杏花》一幅,赵昌所画的《四季花》四幅。他拿出来请苏轼鉴赏,东坡为此题了五首诗,每画一诗。这一组诗,诗人在题咏徐熙、赵昌画艺的同时,结合自身遭际,抒发了深深的感叹。比如(其三) “题赵昌踯躅”诗云: “开卷便知归路近,剑南樵叟为施丹”,抒写了长期远贬后思归的羁旅情思。 (其四) “题赵昌寒菊”云: “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 (其五) “题赵昌山茶”云: “年来杀菽有飞霜”。诗人对飞霜摧残、凋零花卉的严酷自然现象,表示愤慨,寄寓了自己的拒霜傲雪、不畏强暴的品格和情操。这是一组非常典型的借画发挥、富有寄托的题画诗。
题咏王进叔所藏画这组诗的第二首,便是咏赵昌的芍药画。开端二句,迅即着题,描绘了画面上芍药的色泽、形貌和风神。 “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芍药花有红、白、黄、紫数色,赵昌所画的花,必是素色的一种。竹边的芍药,花容绰约似佳人,在翠叶的陪衬下,娴静素雅, 楚楚动人。赵昌敷采时,精于晕染,明润匀薄,使芍药好像穿上“薄罗裳”似的。诗句是从杜甫《佳人》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中化出的。杜甫《佳人》诗,叙述一位出身名门、迭遭厄运的淑女的一生遭遇,寄慨很深,陈式《杜意》说: “末两句(指“天寒”二句),则言佳人凄楚堪怜,清操自得也。”苏轼把这种诗意,赋予赵昌所画的芍药,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不甘随逐时俗、坚贞清正的孤高情操,将题他人画和抒自身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诗的后半首,苏轼将近日扬州趋时的红芍药,与赵昌所画的素雅的芍药进行对比,表达了另一层诗意,寄托了另一种感慨。 “扬州近日红千叶, 自是风流时世妆。”扬州盛产芍药,天下闻名,苏轼说: “扬州芍药为天下冠” (《苕溪渔隐丛话》引)。红千叶,是芍药的一种品种。扬州人在北宋时代崇尚红芍药,它们便成为“时世妆”。末二句,借花寄慨,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竞爱“时世妆”的小人。诗人对待两种不同品种的芍药,对待赵昌笔下的芍药和扬州时尚的芍药,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他特别爱重素雅的芍药,对形似倚竹佳人、 “天寒犹著薄罗裳”的芍药,寄予无限的同情心。他非常厌鄙红艳的芍药,对近日风行一时的、 “自是风流时世妆”的芍药,不屑一顾。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寄托意蕴,使这首题画诗带有鲜明的艺术特征,能给读者以耐人寻味的艺术享受。
上一篇:《王洽云山图》题画诗赏析
下一篇:《眼儿媚书唐伯虎所画美人》题画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