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评说】
本诗选自南京博物院藏郑燮《竹石轴》题诗,又见上海博物馆、苏州市博物馆、商承祚藏板桥竹石轴题诗,可知郑板桥对此诗非常得意。
郑板桥在《一剪梅》词中曾讲道,他的竹石都是深含“波澜”、“机关”的。也就是在作品中运用“比德”这一手法,将竹子人格化,用它来象征坚贞不屈的傲骨和直节凌云之志。这首题画诗歌颂生根于破岩之中的劲竹,深深立根于青山之上,保持傲然挺立的风骨。诗中一个“咬”字,就紧紧抓住了竹子的精神面貌。因为这一动作完全是发自它内心深处的,并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正是有了这样坚强的主观意志,那才能做到历经“千磨万击”,还能保持坚劲不屈的枝干,更无论“颠狂四面风”了(商承祚藏画末句),正如《题自然庵墨竹》中所云:“南北东西四面吹,此君淡若不闻知。雨晴风定亭亭立,一种清光是羽仪。”(见卞孝萱辑《板桥集外诗文·题画》)不管你刮什么风,它决不会随风而倒,迷失自己的方向——凌云直上。甚至还能和风雨作顽强的斗争,这在郑板桥的另两首《题画竹》中就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常老老苍苍竹一竿,长年风雨不知寒。好教直节青云去,任尔时人仰面看!
上一篇:《竹染绿色》题画诗赏析
下一篇:《竹石》题画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