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
欲暝投僧舍,风将雨忽来。
愁肠与诗思,都被竹声催。
【评说】
本诗选自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五四。
高启与徐贲联袂拜访南禅寺信上人,徐贲为信上人画竹、题诗,即本诗。高启也题诗一首,并有识语云:
风雨南禅夜,那堪听竹声。灯前同酒客,但有感怀情。
启与幼文晚过南禅寺,信上人留宿,适风雨洒玉,竹声摇戛,深感于怀。而幼文写竹赋诗,启不能无言,故诗以识之。渤海高启。
宋濂亦有题诗云:
人去诗存竹更妍,我当吴下想当年。春风只在乾坤里,闲向珠玑掩世贤。
百年后,安城刘宣见到徐贲的画和诸人的题诗,复为题写七绝和识语,云:
写竹题诗赠老禅,夜窗听雨梦金莲。百年留得清风在,三绝令人仰大贤。
东吴高季迪、徐幼文,乃国朝洪武初名臣,于未遇时,寓僧舍,值风雨夜窗,写竹赋诗,
曲罄怀抱,到今百有余年,而遗墨如新可爱,况学士宋公复为题志,可谓三绝也,敬书此以见尊重云。安城刘宣。
读诸公识语和题诗,亦可想见他们的高雅情怀,对理解徐贲的画与题诗,有很大帮助,今移录于此,供大家参读。
徐贲的题诗,根本不写画面,没有描写风中竹、雨中竹的姿态和风神,却从杜甫的《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中翻出诗意,表现风雨洒竹逗起的深切感怀。此诗跳出常规,脱略畦町,语新思清,艺术构思极为巧妙。诗从投宿僧舍,适遇风雨发端,叙述作画前的情景。第三句,笔头一转,写到“愁肠与诗思”,显得有点突兀。结句一拍合,诗意方始明晰。原来风雨吹打篁竹枝叶,发出淅沥、摇戛的声音,触发起诗人无穷的愁思和勃至的诗兴,于是便将这副愁肠,赋予竹的形象和诗的意境中。杜甫诗原来的意思是“雨催诗”,徐贲却说风雨洒竹,发出竹声,竹声逗人愁思和催人诗意,这样的诗思比杜甫诗更透进一层,又与画题应合,更觉深婉,也显示出徐贲创变的功力。
上一篇:《题竹石牧牛》题画诗赏析
下一篇:《题紫藤图》题画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