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是一首受到广泛喜爱、读罢即能成诵的小令。整首词通过“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时期与“识尽愁滋味”的“而今”两相对比,抒发了郁结于胸的深沉忧愁和强烈愤懑。词题为“书博山道中壁”,可见所谓“而今”,当在词人第一次罢归田里以后一段时期。词中所写的“愁”较为抽象,但联系辛弃疾的抗金活动和仕宦生涯,这种愁又具有实在的内涵,是相当具体的。把这种愁写得这样抽象,又与写词时的“欲说还休”的心境密切相关。这首词对这种心境表达得如此抽象,而又如此典型、准确,可以意会而又无法言传,这是这首词受到广泛喜爱的原因之一。
词的上片即写“少年”时对愁的态度。少年因涉世未深,不谙世事,体验不到究竟什么是愁;但他“爱上层楼”,不是因为少年精力充沛,无处施展,而是: “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是一种幼稚的、近乎可笑的行为,但又有很大的可信性。所以可信,是由于:一、它准确表现了少年爱好模仿的天性;二、模仿的对象具有广泛的社会根据,是一种时髦的社会流行病。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愁”是常见的主题,文人墨客咏愁之作可说浩如烟海,而且多与登楼望远有关。如“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等等。“不识愁滋味”的“少年”,不问情由,也如法炮制,登楼觅愁。在字里行间不无揶揄的意味。词的上片写得这样坦率、真诚,对“少年”的幼稚作法不遮不掩,和盘托出,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天真。
下片即转入写“而今”对愁的态度。“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而今”二字作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实现了时间上大跨度的跳跃。这里“识尽愁滋味”有两层意思,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词人南渡二十多年来,不论就个人的遭际而言,还是就国家的前途而言,都令他不胜忧愁。他立志驱除金人,整顿乾坤,“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但这种要求,不仅无人理会,还有某些人猜忌打击。这种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个人的不幸遭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愁”乃愈见其深沉。但这种“愁”却无处可表白,“少年使径,出口人嫌拗”(《千年调》),为此,他曾付出被弹劾而落职的代价。怎么办呢?只得强忍住不说,与人交谈,只能扯些谈话: “今天……天气……哈哈哈。”“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既是作者“愁”所包含的内容的深刻表现,更是对南宋政局的极度失望、愤慨的情态反应。
整首词对这种忧愁和疾愤,表达得流转自然,又委婉含蓄。其中“反常法”使用得尤为得力,几乎通篇使用了这一手法。少年时“不识愁滋味”而要“强说愁”,这是一层反常,“而今识尽愁滋味”后,却又“欲说还休”,还“道天凉好个秋”,这是又一层反常。
这后一层反常因上片的无愁而“强说愁”的铺垫、反衬;因下片的“秋风萧索天气凉”,这种伤心时节的渲染、烘托,而愈发人深思。这种反常,使人感到意外,但细思起来又尽在情理之中。这反常的一笔,所蓄积的力量,远为正面抒发所不能及。如果说“反常法”是中国古典诗词常用手法的话,则这首词更因前后形成鲜明的对照,而别有其独到之处。
上一篇:《一萼红 登蓬莱阁有感·周密》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丑奴儿近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辛弃疾》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