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张孝祥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从潭州调知荆南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此词是到任后一次登城楼观塞所作。在宋、金对峙时期,荆州(湖北江陵)处于西部边防前线,“当虏骑之冲,自建炎以来,岁无宁日。”《宣城张氏信谱传》还说: “公内修外攘,百废俱兴,虽羽檄旁午,民得休息。”这次登楼观塞,感情复杂,因为诗人已决意辞官,所以壮怀中寓有感伤。
词的上片写边塞景象。“霜日明霄水蘸空”,写登楼远跳:时值霜秋,蓝天明净,江水浩淼;一个“蘸”字,既写出水涵晴空的辽阔,也写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邈远。接着写近景:城西有守军营寨,尘土飞扬中只见红旗翻卷,有时还传来清脆的鞭鸣声(鞘同梢)。这里有闻有见,有声有色,把军中操练的紧张和战士们鸣鞭策马、冲入战阵的骁勇,写得很足。这样的描景和写事,表明诗人不但关心边防,也流露着“长教东南气王,从教西北云浮”(《雨中花》)的壮怀。然而接着却就眼前景,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另一种情绪。“澹烟衰草有无中”,写景虽然切合霜秋,可充满萧索和凄凉,是诗人内心怀有凄凉感伤的写照。“有无中”既属写景,也是描述心境,似乎连自己也无法表白清楚。
下片抒发念念不忘中原的感情。“万里中原”二句是从上片“鞘声”、“衰草”暗接下来。两句偶对,一个壮阔,一个衰颓,一大一小对比强烈。想到万里外的北方中原,被金人占领着,一种“忠愤气填膺”的壮怀叫人无法平静。可是多年来南北征调,权奸掣肘,一事无成,不免令人心寒,自己只能陪着僚友在登楼观塞之际借饮酒来消除烦恼。他后来所写的: “对月只应频举酒,临风何必更搔头,暝烟多处是神州。”(《浣溪沙》)也反映了同样的心绪。说明他决心辞职不光是“老者病甚思归”,更直接的原因是报国无门。结句“酒阑挥泪向悲风”,收束上面两句,把酒后的悲伤感情推向高潮。想到中原未复,报国受阻,本想以酒消忧,可是杯酒徒然增愁;面对秋日悲风,只有临风挥泪而已。一次王阮读《万杉寺》诗后对诗人说: “先生气吐虹霓,今独稍卑之何也?”(《程史》)诗人情绪低落并不是为个人的浮沉得失,国事艰难、国土恢复无望,才是使当时爱国志士感伤不已的原因。这词用这样一句感情色彩很浓的句子收结,不但使全篇的写景欲活,更令人有绵绵不尽之感。
全词写景抒情相互生发,意境深沉广远,风格苍凉悲壮,用笔洒脱自如,感情含蓄不尽。原题落一“塞”字,据毛晋本补。
情词迫烈,音节悲壮。(陈廷焯《词则·放歌集》评)
上一篇:《洞仙歌·戴复古》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浣溪沙·孙光宪》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