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这首词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冬季,为作者自湖州到苏州访问范成大、路经吴松时所作。
“燕雁无心”,燕子春来秋去,雁儿秋来春去,无心随云而来往无定。作者自觉也与燕雁相似,浪迹江湖,飘流不定。“燕”亦可解作幽燕之燕,“燕雁”即为北方的大雁。说大雁无心在太湖岸边停留,随着浮云,向南飞去了。燕雁“随云去”了,剩下的只有几座“清苦”的山峰。山峰本是无情物,在作者笔下却似有了知觉,显出冷寂、凄苦的容态。这景物的感情色彩,正是作者感情的投射。“商略”原意为商讨,此处有酝酿的意思。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说太湖西畔诸峰间一片阴沉,似在酝酿一场黄昏雨。“商略”二字生动地描述山雨欲来时山峰间雨意浓酣、黑云浮动的状况。
换头二句申怀古之意。“第四桥”,即苏州的甘泉桥,因泉水甘美而得名。《苏州府志》: “甘泉桥,一名第四桥,以泉品居第四也。”第四桥边,指陆龟蒙隐居的地方。陆龟蒙是唐代的著名诗人,自号天随子。他一生失意,生活困顿,后来隐居在松江甫里,常泛舟江湖,在船上生活。姜夔四十多岁时还未考中进士,一生终老布衣,也是一个江湖诗人,与陆龟蒙的身世极为相似。他十分推许陆龟蒙,并有隐居吴松的愿望,所以说“拟共天随往”。他曾多次表露过这种思想,在《三高祠》一诗中说:“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除夜自石湖归苕溪》一诗中说: “三生定是陆天随,又向吴松作客归。”但是“今何许?”如今天随子的旧居不复存在了。往事烟销,仅存“残柳”。“今何许”三字一提,“凭栏”两句一应,显得荒阔苍凉,表达了作者的无限伤感与哀愁之情。“残柳参差舞”,“柳”上加“残”字,“舞”前着“参差”,写得衰败不堪,诉古今无数感慨,道不尽沧桑之意。
这首词,通首只写眼前景物,无穷哀感,都在虚处反映出来。用笔轻灵,清虚秀逸,令人“伤心吊古,不能自止”。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厌倦飘泊、欲隐难遂的惆怅。是姜夔短调中一首佳作。
白石长调之妙,冠绝南宋。短章亦有不可及者,如《点绛唇》一阕,通首只写眼前景物,至结处云: “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唱; “凭阑怀古”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哀感,都在虚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渹推绝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此词无限哀感,却字字清虚,无一字着实;而令读者伤心吊古,不能自止,真绝调也。(陈廷焯《云韶集》评)
上一篇:《满江红·辛弃疾》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赵佶》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