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写闲情凄苦,或因夫妻分离,或因友朋远别,或因失恋相思,或因仕途失意,凡此种种有缘而发,在词中皆属常见。而这首词写的是一种莫可名状的闲愁,表露那种迷离惝恍的主观感情世界的惆怅潜流,并无引起愁思的生活内容的特指性,因而给读者开拓了更广阔的想象境界。
生活中常有些自己都莫知所来的无端烦闷、愁苦,人们总是想竭力摆脱它。首句所谓“抛掷久”,即久抛掷,就是长期地、尽力地去寻求解脱。作者用“谁道”来诘问,包含着自己的感情体验,就是说这种闲情尽管你想努力抛掷它,但毕竟难于做到,谁又能真正摆脱得了呢?首句的发问是对能够抛掷的否定,为全词确定了感情基调,整首词就是表现这种闲情难于抛掷的苦闷。“每到春来”两句,正是以切身体验表明抛掷闲情之难。春天万物欣欣,可是我独愁苦,那美好的春景只使作者心头涌起莫名的惆怅。用“每”、“依旧”两词,足见惆怅年年如此,尝试抛掷闲情的努力皆属徒然。既然愁苦难以排解,那就在酒中消磨春光,来承受这伤情吧。“日日花前”两句就表现虽惆怅而无悔的心境。春浓花发,对花饮酒,是愁闷所致,亦是解闷之举。“常病酒”,足见其惆怅之浓。多饮酒,本欲解闷,谁知更伤怀,甚至导致“镜里朱颜瘦”。尽管如此,还是“不辞”,即不推辞、不反悔过这样日日花前饮酒的生活。这“不辞”,并非乐于如此,而是以洒脱之语出之,表达其只好如此、无可奈何之意。闲情剪不断,花酒难排遣,其受折磨之情深深郁积于心头,日日如此,更是不胜其苦。
下片首句借景寄情,承上片“每到春来”,具体描绘了春景。河畔青草,绵绵不绝,堤上绿柳,丝丝飘拂,都象征着闲情随着草发柳垂又滋生了,所以说又添了“新”愁。排解已属徒劳,于是不禁痛苦地发问,这“新愁”为什么“年年有”?这一发问,与开头“谁道”的设问是相承的,实际上年年“惆怅还依旧”。于解脱无望中问愁“何事年年有”,益见感情之凄苦迷茫。闲情欲抛不能,留下的只是独对苍茫的孑然一身,最后两句就写这种索寞孤凄的沉重的感情负荷。夜深人静,新月高挂林梢,词人独立于小桥之上,一任夜风拂袖,四周寂寂人定后,他却中宵不寐,看明月相照,陷入“新愁”已难于自拔了。深夜独立小桥,是愁苦所致,也是再次抛掷闲情的尝试,结果呢,在新月下还不是形影相吊?抒情主人公的孤独形象在这万籁俱寂的氛围中便鲜明地突现了出来。整首词到此结束,而那种愁苦依然缠束着这“独立”之身,开头的“谁道”之问直贯至终,惆怅仍在延续,句虽结而闲情未了,余韵颇多。这种闲情无端而来,最难捉摸,而此词表现得那样形象,那样富于抒情个性,颇见艺术特色。在晚唐、五代词人中,冯延巳与温庭筠、韦庄鼎足而三,冯氏尤长于抒发主观情思,于此词可见一斑。
起得风流跌宕。“为问”二句映起笔。“独立”二语,仙境,梦境!断非凡笔也。(陈廷焯《云韶集》评)
上一篇:《鹊桥仙·陆游》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鹊踏枝·冯延巳》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