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微明·回军跛者》原文与赏析
赵微明
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
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
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
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
闻此哀怨词,念念不忍听。
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
赵微明的《回军跛者》,最早收录在元结编的《箧中集》中,它描写一位残缺了一只脚的老兵从边地返回家乡途中哀伤凄苦的情绪。
诗的前十句,是“跛者”向诗人的叙述。战乱频仍,他从军多年,人老了,又成了残废,才得以离开边城。可想而知,尽管他在塞外已经度过了许多岁月,非常怀念家乡,但如果不是因为残废,其回乡的愿望还是不可能达到的。由于他的一只脚有缺陷,只好借助枯树枝,一拐一挪、一步一步地向南方慢慢行走。久戍边地,当然想走得快点,早日到家,但对于一个“跛者”来说,却是办不到的事。想当年,应征出塞时,正值年富力强,一天能够行进百里,而现在,人老而残废,尽管归心似箭,一个月也只能走一程的路。程,作为度量单位是极微小的,与诗意不合。唐代在官道上每三十里设一驿站。一程,似可作此解释。这样说来,这个士兵返乡时一天只能走一里的路程。诗人有意识地以其往返途中时间的短长和速度的快慢加以对照,并作了一定程度的夸饰,形成极大的反差,从而表达出这位老兵归途的艰难。他这样极缓慢地向家乡移动,关山迢递,何时才能回到故园呢?这不免要引起他的忧虑。他担心自己到不了家乡,在途中一命呜呼,抛尸他乡,被掩埋在狐兔出没的荒塚丛中。因此,他最热切的希望就是返回家园。只要回到家乡,他就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那时,他宁愿死去,而不愿意拖着一副残缺的肢体再艰难地活下去。从军以来,他备尝艰辛,已经活够了,再继续煎熬下去有什么意义呢? “常恐”、“所愿”、“不愿”三个词,深刻地表现了老兵复杂的心理活动,情绪极为悲伤愤慨,充满了对给他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的强烈控诉,可谓字字血,声声泪,令人难以为怀。
最后四句,诗人写他自己听了老兵诉说之后的情怀。老兵一番如泣如怨的倾诉,使他十分同情,不忍心再听他说下去。看着他残缺不全的身体,消瘦枯槁的面容,不由地产生了一种哀伤怜悯的感情。只恨自己没有神仙奇异之人起死回生,肉骨活枯的本领,瞬息间为他健全残缺了的四肢,而只能为之痛惜而已。
“箧中集”诗派中的诗人, 除了元结之外,其作品大多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悲欢离合,存在着浓厚的叹老嗟卑,伤逝痛别的情调。独赵微明的《回军跛者》,虽然哀怨悲伤的情调与同派诗人相一致,但所写的题材很有社会意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痛苦,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为“箧中集”其他诗人所远远不及。诗用五言古体的形式,文辞简练古朴,这也是“箧中集”诗人的共同祈向。但是,此诗的描写较为具体细致,加之所叙述的事件本身又有着丰富的蕴含和强烈的感情,因此,诗显得形象饱满,鲜明生动,比“箧中集”其他作者的诗歌枯槁干瘪来胜过一筹。至于诗采用叙事方法,让人物自己出来说话,简明浅切,耐人寻味,显然继承了汉乐府的传统。在唐代文学史上,它无疑是从杜甫《三吏》、《三别》等诗发展到中唐新乐府运动中间环节上为数不多的诗篇之一,具有特殊的诗史价值,颇堪珍视。
上一篇:《李白·嘲鲁儒》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李白·塞下曲(其三)》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