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野望》原文与赏析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此为上元二年(761)在成都草堂作。诗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跨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形象的生动刻画。诗人忧国忧民、忆弟、自哀的真挚情思,洋溢于诗行中,使诗作散发出浓烈的艺术感染力。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在成都西,因主峰终年积雪,故以“白雪”形容。“三城”,松、维、保三州,(在今四川松潘、理县一带),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南浦,南郊外水滨。清江,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生发的有关家国和个人的感怆。
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是全篇最能打动读者的诗行。“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从他入蜀,余均悬隔异地。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诗人把他的情怀,尽量倾吐出来,给人以很真实的印象。
五六句又由“天涯”“一身”推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供”,付讬。“涓埃”,滴水、微尘,即言毫末之微。杜甫时年五十,故云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讬给“多病”之身,但“未有”微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的夙愿,却始终没有停歇,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而把他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的心愿,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这是每一杜诗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共同感受的。不能因为出现了“圣朝”之类字面,便简单地判定它是诗人“愚忠”表现。实际上他是把李唐王朝当作“封建国家”的同义语的。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杜甫这种预感,终于在两年后,即广德元年(763),为吐蕃攻陷三城的严峻现实所证实。他在著名组律《西山三首》中,就深刻地表达了他那时的观感。
杜甫是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的。“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战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的意想。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缘由,也是杜甫“野望”诗中带实质性的内容。
杜甫“跨马出郊”,“极目”四“望”,本意是为了排遣郁闷。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结集心头。他特别为“迟暮” “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杜甫的爱国意识,跳动诗行,撞击着读者心灵的窗扉。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进入向内审视。尾联才点明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这种把向外观察和向内审视紧紧结合的艺术经验,对今天的读者仍然有借鉴的意义。
上一篇:《杜甫·野人送朱樱》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罗隐·金陵夜泊》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