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缚鸡行》原文与赏析
杜甫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缚鸡行》在现存杜诗中,是一首颇为别致、耐人寻味的小诗。大约作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岁暮,在夔州西阁。
本诗的别致之处,首先在于它不同于那些正面描写社会现实的苍凉沉郁之作,而是颇富理趣。作者于偶然之中,看到家中小仆人正在捆鸡,要拿到市上去卖,而鸡被捆得着急,边叫边挣扎,似乎在向人提出抗议。“相喧争”三字,轻轻一点,即赋予鸡以人的灵性,似乎泯灭了物我界限,把鸡和人放到了对等的地位,使缚鸡这个细节充满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趣。诗人一打听,原来是因为家中的人怕鸡吃掉蚂蚁一类的小虫,有伤生灵,所以要卖掉它。然而诗人仔细一想,鸡卖出去不是也要遭受烹杀的厄运吗? 人对虫子为什么要施以厚恩,而对鸡却要报以刻薄呢?诗人对此似有所悟,立即命令小仆人解缚放鸡。这样,矛盾似乎得到了解决。然而诗人再仔细想想,放了鸡,虫蚁不是又要遭受灾难了吗?如此反复想来,实在没有万全之策,于是只好倚靠在山阁上,掉头注视着寒冷的江面,江水正浩浩东去,远处是迷蒙的烟霭,一片苍茫。
诗中所表现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思想呢? 似乎是道家的思想。据《庄子·列御寇》: “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因而,陈师道说: “鸡虫得失,不如两忘而寓于道。”(《杜诗镜铨》引)但似乎又是佛家的思想。王嗣奭说: “公晚年溺佛,意主慈悲不杀,见鸡食虫蚁而怜之,遂命缚鸡出卖。见其被缚喧争,知其畏死,虑及卖去遭烹,遂解其缚,又将食虫蚁矣。鸡得则虫失,虫得则鸡失,世间类者甚多,故云‘无了时’。计无所出,只得‘注目寒江倚山阁’而已。” (《杜臆》)这意思,同于四川新都县宝光寺那副著名楹联的下联: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佛、道思想本有相通之处,两种解释,其实一致,于理似皆可通。
然而,认真思索起来,却又觉得似有不通。杜甫虽然受过佛、道的影响,但毕竟甚微,他服膺儒家,毕生一以贯之,在进行严肃的诗歌创作时,总是以入世的儒家思想自励,这首诗当然不会例外,决无那样超脱。因此,我们还应当从另外的途径来领悟此中消息。当时,天下战乱已久,国家和人民都在苦难中煎熬,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杜甫虽有匡时济世之志,但年老力衰,已“无力正乾坤”。萧涤非先生说: “感到‘无力正乾坤’的诗人是很难做到飘飘然的。白居易有这样两句诗: ‘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 我以为这对于我们理解杜甫这一貌似达观的形象很有帮助。” (《杜甫诗选注》)也就是说,诗中仍然表现了作者对天下大事的深切关心,流露了对国家、人民的忧虑,在计无所出的情况下,产生出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要之,诗中含蕴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需要我们细心领会。
本诗的别致之处,还表现在语言上。杜诗语言的基本风格,是千锤百炼而安排精工,但此诗语言却一任自然,采用散文化的句法,显得极为平易顺当。“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好象当面晤谈,读来亲切动人。这与表现细小的生活情节,与抒发表面看来轻松的感情,是极为相称的。
不过,本诗最为别致之处,还在于结句。《文章正宗》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洪迈在《容斋随笔》中也说: “《缚鸡行》自是一段好议论,至结语之妙,非他人所能企及也。”他还引了李德远的拟作《东西船行》进行比较:“‘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西船见笑苦迟钝,流汗撑折百张篙。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任天理。’此诗语意极工,几于得夺胎法。但‘行藏任天理’,与‘注目寒江’,不可同日语耳。”这些评论自然不错,但都没有说明妙在何处。沈德潜确乎是评诗高手,他在《唐诗别裁集》中一语破的:“宕开一笔,妙不说尽。”这就把结句的妙处指出来了:一是在结尾处故意采用逸宕手法,由议论而转入写景,使得篇末产生变化,通篇由平实而空灵,摇曳生姿;二是将上面所议论的内容突然截住,将欲尽未尽之意如盐著水般地化入景中,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品味和领悟,从而引发出深沉的思考,显得含蕴无穷,韵味悠长。《东西船行》的结句“行藏任天理”之所以不能与“注目寒江”同日而语,就在于已经把道理说破、说完,语尽意尽,没有回味的余地。苏轼、黄庭坚却深谙此中三昧,他们的类似诗作就比李德远高明得多,而逼近杜甫。苏轼《二虫诗》:“君不见水马儿,步步逆流水。大江东流日千里,此虫趯趯(音替,跳跃貌)长在此。君不见鷃滥堆(亦作阿滥堆,鸟名),决起随冲风,随风一去宿何许,逆风还落蓬蒿中。二虫智愚俱莫测,江边一笑无人识。”黄庭坚《水仙花》: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这两首诗在结尾处与“注目寒江倚山阁”极为相似,情景俱佳,都含有余不尽之意,与《缚鸡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一篇:《罗隐·筹笔驿》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罗隐·董仲舒》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