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采玉行》原文与赏析
韦应物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陕西省蓝田县的蓝田山,自古以产玉著称;山下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深溪向北流去,是为“蓝溪”。这里山峡险隘,深溪之内,出产一种极名贵的美玉,为蓝田玉中佳品——水碧。古代的统治者尚玉,不仅腰鞓玉方,身系环珮,腕带玉觸,而且连太太小姐的头上也以美玉为主的“步摇”饰之;再加上家中要有玉制品的摆设,甚至连殉葬也要有玉制品,这样,美玉的用项就相当可观了。由于统治者常以“水碧”作为显示地位、炫耀财富的珍品,因而官府常常征丁派夫,大量开采水碧,以满足他们那种穷奢极侈的生活。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开头便说: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一个“须”字,表现了统治者对玉质的苛求,除了“水碧”,其他的玉概不合格;也表现了他们要美玉的丑恶目的。而韦应物这首诗,一开头便说“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官府”二字,表明这是无偿征用,不给分文的代价和补偿;征用的对象都是平民“白丁”;而且指定和限制的是“蓝溪玉”,即蓝田山深溪之“水碧”。
官府只管要质地最好的蓝溪“水碧”,但对玉工的食宿和生命是全然不问的。李贺《老夫采玉歌》中的“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榛子,杜鹃口血老夫泪”正好可作这诗“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的注脚。玉工们腰系长索,挂于山岩深潜谷底,为寻“水碧”直搅得“水气无清白”;劳动一天,又饿又累,但爬出水面之后却没吃的、没住处;只好钻爬到深榛荆杞之中,捡野榛充饥,冒山雨露宿。过的简直是非人的生活。
诗的最后说: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饷粮” 即送饭。这两句说,孤独的妻子送饭回来,哀哀切切地在舍南的田园中痛哭。她送饭而归,为什么要“舍南哭”?诗末明言。但通过上下文中看出,起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妻子前来送饭,看到丈夫“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的非人生活和冻饿之躯,怎能不心疼万分,哀哀痛哭?第二,诗言“独妇”,家中自然再无男子和劳力; 田园荒芜,无力为耕,收成无望,今后的生活将更无着落,叫她怎能不哭?第三,今虽尚可“饷粮”,今后何以为炊?丈夫那样艰辛危险的劳动,再加上食难果腹,山头露宿,岂不将冻馁而死;如若夫死,妻何堪命;瞻其前景,不寒而栗,叫她如何不哭?第四,饷粮时强忍悲泪,不敢言明家中之苦,以免再增役夫之悲痛;而今饷粮而还,万般苦楚而又无处可诉,她也就只能“哀哀舍南哭”了!
中唐之世,世风日奢,尚玉之风极盛。但真正直接反映玉工痛苦生活的作品并不多见。最有名的也只有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和韦应物的这首《采玉行》。此首之所以著名,一则是出现在李贺之作以前,且又完全站在人民立场上说话,二则是此诗简短朴实,“苦语却以简言出之” (沈德潜《唐诗别裁》对此首批注)。
上一篇:《司空曙·酬李端校书见赠》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张继·阊门即事》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