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唐诗赏析,《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原文与注释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②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③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④
【注释】①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②潺湲:水流貌。③墟里:
村落。④接舆:即楚狂接舆,这里指裴迪。五柳:即陶潜,陶潜号五柳先生,这里王维以陶潜自比。
【鉴赏】 据《旧唐书》 本传,王维大约在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起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加悠闲,常“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这首诗是他与裴迪相酬应和之作,表现的就是这段生活的情趣。
首联 “寒山”、“秋水” 点明季节。“转” 字极巧妙地表现出天色渐晚,山色慢慢 “转” 深的情状。寒秋中的河水日复一日静静地流淌着,给这份寒秋添上了几笔动感。
颔联作者塑造了一个隐逸的自我形象。“倚杖柴门外”,王维时年未过五十,应是尚未有策杖的必要,但“倚杖” 这一动作却很好地表现出王维当时消沉退隐的心态。“柴门” 二字,则隐隐透出乡野隐居的意味。倚着杖,迎着风,听着风中隐隐的秋蝉的鸣叫,而他身后是一道柴门,或许还有一座小屋——诗人很好地塑造了一个乡间隐士的形象。
颈联继续写景。这两句是历代传诵的名句。“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对仗工整。而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是自然景观,孤烟是人为景象,描绘的虽是常见的乡村田野日暮时分的景色,但是景物的选取却见心机。王维是一位有名的山水画家,对景物的感觉敏锐,观察细致,善于抓住景物最美、最动人的一瞬。此联前句一个“余” 字,写出夕阳转瞬即逝的动感,让人眼前顿现一片波光霞影; 后句一个 “上”,画出炊烟在空中缥缈浮动上升的形态。这句化用陶渊明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之句,但陶诗用的是拟人手法表现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形态; 而王诗纯用白描,抓取乡村傍晚最美的一瞬,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
尾联又转而写人。《论语·微子》 中载: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还劝孔子不要做官,以免得祸。这里作者化用典故,将裴迪比作楚狂接舆,不仅形容裴迪的醉歌之态,还说明作者认为裴迪思想上正如楚狂接舆,藐视圣道,超然物外,不无赞赏之意。“五柳”,即五柳先生,出自《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称。这里诗人自比陶渊明,表现出自身一心退隐,蔑视官场的清高心态。两个典故的化用用笔极简,却是形象地抓住两个人物的最显著特征,同时也使得诗题中的“赠” 字有了着落。
这首五言律诗,首联与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 颔联与尾联写人,刻画王维与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极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及与友人志趣相投的浓厚情谊。
上一篇:《杜甫·赠卫八处士》唐诗赏析,《赠卫八处士》原文与注释
下一篇:《韦应物·送杨氏女》唐诗赏析,《送杨氏女》原文与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