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在今甘肃省西部,隋唐时地处关中通往西域的要冲,是中国经营西域的重镇。同时,中亚、南亚、西亚的文化,经天山南北路传入,也都要经过凉州。凉州成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融汇的一个中心。著名的“西凉乐”就是构成隋唐燕乐的主要来源之一。唐代有《凉州》大曲,不少诗人为它写过歌词,如王翰、柳中庸、张籍、耿湋、薛逢等,或称《凉州词》,或称《凉州歌》。王之涣《凉州词》二首,“黄河远上”这一首当时传唱尤盛(另一首“单于北望拂云堆”)。唐薛用弱《集异记》有一个故事,记王之涣一次与王昌龄、高适出游,在酒楼遇到一些伶人正在唱着他们的诗歌。他们就当下打赌,看谁的诗最受伶人看重,比较高下。结果是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压倒诸人,成为夺魁之作。清王士祯还推之为唐人绝句四首压卷之作之一。
《凉州词》属于盛唐边塞诗一类。这首诗是以家在内地而来戍边的边防军人的口吻写的,就玉门关内外风光迥异,表露了他们深切的离情与乡愁。
开头两句,本意或在写戍地的荒远,但视野极为纵深阔大,在西北高原辽阔的背景上,突出高山万仞,黄河直泻这样的宏观景象,很有气魄,极为壮观。“黄河远上”,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六作“黄沙直上”。虽仅两字之差,两者的境界却大不相同。“黄沙直上”渲染边地风沙之苦,眼前看不到一点春色,且有阵阵的风沙卷地而起,与结句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相呼应。不过就诗意来说,不能不承认“黄河远上”更具胜境,足与李白的“黄河如丝天际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西来决昆仑”诸诗媲美,同是写黄河上游气象的名句。把它作为此诗的起句,格高调响,高唱入云,一开头就气度不凡。“一片孤城”与“万仞山”相映衬,戍守的边城仅占绝大空间的区区一角,显得空旷寥廓而又高寒荒僻。“孤城”的“孤”字就透露出边防军人的处境和心情。它不光是表明所处的地理形势,其中也包含着他们离家万里,远处荒漠,四顾无亲的一种荒凉索寞之感。他们极目眺望,终日见到的,无非是遥天、黄河、群山、孤城,看不到一点如同故乡的春光,其心情也就可知了。诗中写景不能是孤立的,写环境也是为了写出生活在其中的人。前人有“情中景”、“景中情”等种种说法,开头这两句就是将耳目所见和身心所感很好地结合起来写。
“羌笛”两句是说军中的短笛吹起《折杨柳》的曲调,一片哀怨之声。但在边地根本没有杨柳可折,因为这是春风所不到的地方啊!羌笛是西北羌族所创制的一种四孔短笛(是现在箫的前身)。“杨柳”指《折杨柳》曲。我国古代有折杨柳枝送别的风俗。因为“柳”谐“留”音,折柳送别是表示留人、留客的情意,《折杨柳》曲就是一种离别之曲,曲调是非常哀怨的(怨柳实即怨别)。以羌笛吹《折杨柳》曲,在唐代边防军人中很为流行,借以寄托思亲怀乡之念。这在不少边塞诗中都写到过。李白《塞下曲》: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塞下的人只从笛声听到《折杨柳》的曲调,实际上春天并没有来到边疆。又《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听到“折杨柳”这支笛调,客居的人都难以遏止自己的思乡之情。王之涣这两句,则兼有感叹塞外没有春色和笛声引起乡思这两层意思。但语气却比李白宛转含蓄,反而说别吹《折杨柳》这个笛曲吧,玉门关外,春色无望,不是吹这种曲子的地方,企图把笛声所触发的离情乡愁,重新深深地埋在心底。
这首《凉州词》,实是一曲边防军人的思乡曲。前两句写凉州一带边地景色,境界雄奇,很有气势。后两句写战士们思亲思乡,表面上说“何须怨”,实际上怨意更深。但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怨望之中还是略带宽解,情调并不低沉哀伤。而且,全诗字音洪畅,声调悠扬,还是一种恢宏豪爽的军中之音,与一般寒士的呻吟语不同。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 “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认为它是抱怨朝廷不关怀戍卒艰苦,或许求之过甚。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 “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 “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 “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 “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 “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 “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 “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 “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擨歈二子曰: “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 〔唐〕薛用弱《集异记》卷二)
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杨慎《升庵诗话》)
《唐诗纪事》王之涣《凉州词》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坊本作“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去凉州千里,何得为景?且河岂可言“直上白云”耶? (吴乔《围炉诗话》卷三)
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黄生《唐诗摘钞》)
神韵格力,俱臻绝顶。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李锳《诗法易简录》)
上一篇:《再经胡城县·杜荀鹤》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凉州词·王翰》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