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五十五岁的杜甫流寓夔州,贫病交加,以致耳聋眼花,发稀齿落,当他“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时,时局的动荡,政治的昏暗,己身的不幸,万千忧愁齐集心头,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全诗通过登高时所闻所见,描绘了大江边的深秋景象,抒发了贫病交加,一生艰难的身世之感。
诗的前四句实写秋景,为后四句抒情作衬垫。首联从细处着笔,紧扣夔州的特定环境,精心撷取了有代表性的六组景物,各以一字状一物,构成一个完美的意境:秋天登高,峡口的风本来就大,对于年老多病的诗人来讲,更觉得凄紧,所以用了一个“急”字;秋高气爽苍穹显得特别辽远,因此用了一个“高”字;夔州一向以猿多著称,秋山空谷,猿啸声声,哀转久绝,故用一个“哀”字。澄澈的江水围绕着明晰可见的小洲,状曰“清”;洁净的沙岸,状曰“白”;在那一碧千里、江天无纤尘的背景下翱翔盘旋的水鸟,状曰“回”,“飞回”与上句“风急”又暗相呼应。真是俯仰之间,耳闻目见,令人犹如身临其境。此联不仅上下两句对仗,而且句中自对,严谨工整,读来节奏鲜明,富有韵律感,并使景物与当时情思密切配合。
颔联笔法忽变,从首联的层层渲染,转为浑然一体,大处落墨。因峡口风急,山林落叶,满耳呈“萧萧”之声,“萧萧”叠字,再衬上一个和它双声的“下”字,烘托出满山落叶的声色;因峡口险窄,江水汹涌,满目呈“滚滚”之势。萧萧落木,已兴下面的“悲秋”之象;滚滚长江,自然也引起下面“百年”身世的感慨。而“无边”和“不尽”,又使眼前有限的山林江水,扩展开来,使秋意充溢时空。透过这沉郁悲凉的句子流露出诗人韶光易逝报国无门的喟叹,也折射出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心态。
后两联抒写登高的感触。笔法上,颈联又由颔联的浑然一体变为多层次的点染。罗大经说它“十四字之间含八意”(《鹤林玉露》),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一;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二; “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三; “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四。以上为“万里”句。“百年”,即一生,一生潦倒,年已暮齿,此其一;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二;重九“登台”,“每逢佳节倍思亲”,此其三;而自己眼前却孑然孤“独”,“弟妹萧条各何在”,此其四;以上为“百年”句。八层意思,有力地传达出诗人的羁旅愁和孤独感。而其中“常”、“独”是点睛之笔,万里悲秋作客,偶而为之已属不堪,何况“常”!百年多病登台,即使亲朋满座,子孙满堂已可慨叹,何况“独”!全联层层递进,言简意赅,情味无穷。
尾联则放笔直写。“艰难苦恨”四字,以浊重之音透出沉重的悲怆感。诗人所说的“艰难”,即“干戈衰谢两相催”的意思,既含时局维艰,也含个人生活维艰。“宽怀应是酒”,这样艰难潦倒的境遇,本来还可借酒浇愁,偏偏又因染上肺疾,不得不暂且罢饮,这更增添了难以排遣的忧愁。
律诗本是骈骊化的产物,严整是它的特征之一。这首诗四联均对仗,首尾二联好象没有对,颔颈二联好象无意于对,“细绎之,却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过于工整,本易陷于板滞单调,而此诗却又意兴横逸,气韵生动。最后以苦涩语作结,无限悲凉之意见于字里行间。
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如为人七言律第一也。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若未尝有对者,胸腹若无意于对者;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至用句用字,又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真旷代之作也,……此篇结句似微弱者,第前六句既极飞扬震动,复作峭快,恐未合张弛之宜,或转入别调,反更为全首之累。只如此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似未为不称也。(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
此辍饮独登之总慨也。望中所见,意中所触,层层清,字字响,胡应麟谓古今七言律第一。(浦起龙《读杜心解》卷四)
查慎行: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前四句写景,何等魄力。何义门:千端万绪,无首无尾,使人无处捉摸。此等诗如何可学。纪昀:此是名篇,无用复赞。归愚谓“落句词意并竭”,其言良是。许印芳:七言律八句皆对,首句仍复用韵,初唐人已创此格,至老杜始为精密耳。此诗前人有褒有贬,胡元瑞尤极口称赞,未免过夸,然亦可见此诗本无疵颣也。至于沈归愚评语,今按所选《别裁集》评此诗云: “格奇而变,每句中有三层,中四句好在‘无边’、‘不尽’”、‘万里’、‘百年’。或谓两联俱可截去上二字,试思‘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成何语耶?”归愚之言止此。晓岚称其贬落句为词意并竭,所引未审出乎何书? (《瀛奎律髓汇评中)
《登高》一首,……通首作对而不嫌其笨者。三、四“无边落木”二句,有疏宕之气;五、六“万里悲秋”二句,有顿挫之神耳。又首句妙在押韵,押韵则声长,不押韵则局板。(施补华《岘佣说诗》)
上一篇:《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登鹳雀楼·王之涣》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