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为“(北)周宇文护造”,是唐代著名的登临胜地。据《清一统志》记载:旧楼在山西蒲州府城(治所在今永济蒲州镇,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鹊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 “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作是首七律,气象衰颓;畅作原是五律(见王重民《补全唐诗》),纵观全诗,有句无篇。唯有王这首状景抒怀的五绝,才称得上是格韵双绝的佳作。
诗的上联采用大笔勾勒法,写登楼的见闻和感受。诗人并不拘泥于抒情对象本身的具体形态,而是善于迅捷地抓住登楼览胜的视觉特征,“万收取一”,以少总多,仅用十个字就气势磅礴地勾勒了高山大河极其壮阔的境界。首句通过写“白日”,巧妙地写“前瞻中条”。中条山脉长百余里,由东北走向西南,蜿蜒于楼前。其主峰雪花山正雄踞于楼东十五里处。所谓“依山尽”,是写从中条山后升起的朝阳,依傍着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行,终于为群峰所阻。日行受阻,正是烘托山之巍峨高峻。次句写“下瞰大河”。黄河南流经蒲州西城,汇入涑水而水量大增,于是在一片令人惊心动魄的訇然雷鸣声中奔腾东去。“入海流”三字,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写了目送黄河直奔大海的壮观,渲染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声势。这两句用大自然中最富有表现力的景物,述登楼之所见,显示景物的气势和风神。不言楼高而其高自见,不言四远空阔而空阔自见。刘熙载云: “问短篇所尚,曰: ‘咫尺应须论万里’。”在这写意似的两笔中,山川景象备于一处,远近高低的动景静物瞬息万变,各呈奇姿。景象壮阔,气势雄伟,展示了山河壮丽的图景。
诗的下联,陡起高潮,翻出新意,既写了一时实感,显示了诗人极目骋怀的雄心和气吞寰宇的胸怀,又寄理于情,把诗境升华到哲理的高度,启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应高瞻远瞩,不断进取,不断创造,自强不息,追求更高更美的境界。
诗人以“最为难工”的五绝短篇,却写得“节短韵长,包含无穷”。上联写景,下联抒情,景以情显,情由景生,两者可谓衔接自然,相得益彰。
王之涣生活的时代,唐帝国繁荣昌盛已达顶峰。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进取的时代,一种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无不渗透在当时的优秀诗人的作品中。在这首诗中,诗人豪迈壮阔的襟怀,执着追求的精神及其创作个性,抒情对象本身的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特色以及昂扬奋发、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三者,达到了完满的契合。所以,这首绝句不愧为千古传诵的杰作。
通首写其地势之高,分作两层,虚实互见。沈存中(沈括)曰: “鹳雀楼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上十字大境界已尽,下十字妙以虚笔托之。(黄叔灿《唐诗笺注》)
此诗首二句先切定鹳雀楼境界,后二句再写登楼,格力便高。不言楼之如何高,而楼之高已极尽形容,且于写景之外,更有未写之景在,此种格力,尤臻绝顶。
(李锳《诗法易简录》)
上一篇:《登高·杜甫》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登鹳雀楼·畅当》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