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再度出塞,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下判官,此诗即写于这一期间。判官为节度使属员,武判官姓名不详,可能是岑参的前任或同僚。
唐诗中有一种“赋得体”,多为五言,一诗写两面,唐人常用此体赠别。如高适《赋得征马嘶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前者兼写征马嘶鸣以送别,后者兼写古原野草以送别。岑参这首诗,诗题上虽无“赋得”二字,却显然是仿效“赋得体”的,它兼写白雪以送别。但诗人的独创性在于以奔放的七言歌行代替整肃的五言,且使咏雪和饯别的描写融合无间。
诗一开始,就先声夺人,以粗犷突兀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北国风光图。那席卷大地的威猛,那力“折”白草的刚劲,还有那引带出漫天飞舞的雪花的声势,把呼啸于广袤原野的北风写得有声有色,具体可感。或以为这是北国严冬的景色吧?不,诗人醒目地紧补一笔: “胡天八月即飞雪。”楚天八月,尚属炎夏,而胡天八月,却已漫天风雪。一个“即”字,透露出南国诗人对这奇寒气候的惊讶。接着,诗人妙笔生花,对一夜暴风雪后的冰雪世界作了出人意表的比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岑参之前,以雪来形容梨花的,尚有所见,如“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齐王融《咏池上梨花》)、“洛阳梨花落如雪”(梁萧子显《燕歌行》),李白的佳句“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梨花千树雪”则更一直为后人所称道。但象岑参这样反过来以梨花咏雪的,却难得一睹,而以春风吹开梨花来形容狂风带来暴雪的,更是绝无仅有。以雪状梨花,不仅写了梨花的洁白,还带给梨花以冰清冷艳之感。而以梨花状雪,效果刚相反。在二十四番“花信风”中,梨花属“春分”之花,以它状雪,在视觉形象上,与白梅一样,都可给人以洁白的色感,但它所具有的春光中的暖丽感,却是属于“小寒”之花的白梅所无法具备的。所以,诗人这别开生面的比喻形容,再加以“忽如”一词的轻灵转折,“千树万树”的有意复迭,以及那由入声转平的响亮声韵,就好象为那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弹奏出一支轻松喜悦的咏叹调,给严寒的边塞带来洋溢的春意,为之平添了无限的希望和生命力。面对狂风暴雪,而忽发和煦春风、万树梨花之奇想,这正是“盛唐气象”在诗人心灵世界的反映。
“散入”四句,继写北地的风雪,不过由自然界着眼转为从人的观感落笔。纷纷扬扬的雪花,呈固态,故云“散”;由外入内,粘触罗幕,遇热消融,变液态,故云“湿”。狐裘不暖,言白天;锦衾恨薄,道夜晚。“将军”、“都护”,互文见义; “角弓”、“铁衣”,扣紧军营生活。以“控”、“着”动词结句,则显得豪壮有力。四句诗,用词准确,描绘真实自然,深得体物赋形之妙。诗至此,句句写风雪,写风雪带来的严寒,却丝毫没有给人以凄苦之感,真可谓白雪的颂歌。这支白雪歌,唱出了送武判官归京的广阔背景。
“瀚海”以下六句,写送别前的中军饯行宴会。“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写宴前,上句写地面,辽阔沙漠,千里冰封,那是飞为八月的边塞创造出来的奇迹壮观。下句写天空,阴沉太空,灰云密布,正在积蓄力量,再降大雪。这自然环境的描绘,烘托了饯别的氛围,预示着归客途程的维艰。以“愁”状云,颇为形象贴切。“云无心以出岫”,本无所谓“愁”,这“愁”字,赋予下雪前的阴沉云彩以神态,也流露了送行者的心情。“中军”两句正面写饯宴。主帅设宴送行,自是隆重热闹,宾主频频碰杯,谆谆话别,轻歌曼舞,灯红酒绿,可写者甚多,诗人却只用三件乐器名称来写整个宴会。“胡琴琵琶与羌笛”,匠心就在于这三件乐器都传自塞外:见人归京,已动离情;复听异域音乐,自然更增家国之思。这貌拙而神巧的手法,从选材上表现了诗人的深厚艺术素养。“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两句,不少鉴赏之作以为是写送别时之景,颇可商榷。一则千里沙塞无舟楫可通,既不乘船,何能暮时始行?二则送别之时,如果飞雪纷纷,仅可目穷咫尺之外,焉能“山回路转”才“不见君”?飞雪扑谷填坑,又焉能“雪上空留马行处”?实际上,这两句是写宴散后步出中军帐时所见景象。“暮”字交代饯宴的时间,“纷纷”的飞雪则既与饯宴前的“万里凝”云相呼应,又为次日送别时的“雪满天山路”作了铺垫,章法细密。特别是“风掣红旗冻不翻”的形象,更见奇特雄伟。在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银白世界中,一面红旗突兀于前,红与白,动与静,对比鲜明,显示出风的强大,雪的飘逸,旗的凝重,富于实体感。能择取境界如此雄迈的景象入诗,也足见离情别绪并没有压扁诗人豪壮之心。
结语四句,情景交融,极具佳妙。近于“顶真”的笔法,不但使音调流畅,而且使写景清晰如画,表情绵密浓重。四句诗,象电影镜头,一个个逐渐推开,最后只剩下一片雪的世界,一行马的蹄印,一个漫天冰雪、奇伟红旗映衬下屹立不动的诗人背影。他伫望白雪皑皑的天山路,是沉醉于对友人的依恋惜别?是担忧友人路途艰难?是怀念远方的乡亲君国?是回顾自己年来的边塞生活?真是言已尽而意未穷,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杜甫曾夸赞岑参之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此诗当之无愧。
诗写送别,虽流露了某种怅惘之感,却无别离诗通常所有的“黯然消魂”、百感凄恻的低沉情绪,也没有对戎旅生涯的厌倦和悔恨。相反,由于诗人能敏锐地捕捉住新而奇的自然景观,将粗犷的勾勒和细腻的描绘相结合,并以歌行体平仄换韵的特色配合场景的更移和形成节奏的跳荡。使全诗体峻、意奇、语新,再现了我国西部边塞奇伟瑰丽的风光,令人精神振奋,耳目一新,不失为一曲典型的“盛唐之音”。
奇峭。起飒爽。“忽如”六句,奇才奇气,奇情逸发,令人心神一快。须日诵一过,心摹而力追之。“瀚海”句换气,起下“归客”。(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
此诗连用四“雪”字,第一雪字见送别之前,第二雪字见饯别之时,第三雪字见临别之际,第四雪字见送归之后。字同而用意不同耳。(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卷二)
上一篇:《白帝·杜甫》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相思·王维》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