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自武德以来2,庶官以便宜制事3,大摄小,重侵轻;郡守之职,总于诸侯帅4;郡佐之职,移于部从事5。自五大都督府至于上中下郡6,司马之事尽去,唯员与俸在7。凡内外文武官左迁右移者居之。凡执役事上,与给事8于省寺军府者遥署9。凡仕久资高,昏耄软弱不任事10,而时不忍弃者实莅之11。莅之者,进不课其能12,退不殿其不能13,才不才,一也14。一若有人蓄器贮用15,急于兼济者居之,虽一日不乐。若有人养志忘名,安于独善者处之,虽终身无闷。官不官16,系于时也,适不适17,在乎人也。江州左匡庐,右江湖,土高气清,富有佳境。刺史,守土臣,不可远观游;群吏,执事官,不敢自暇佚18;惟司马绰绰可以从容于山水诗酒间19。由是郡南楼山、北楼水、湓亭、百花亭、风篁、石岩、瀑布、庐宫、源潭洞、东西二林寺、泉石松雪,司马尽有之矣。苟有志于吏隐者,舍此官何求焉?案《唐六典》:上州司马,秩五品,岁廪数百石20,月俸六七万。官足以庇身,食足以给家。州民康,非司马功;郡政坏,非司马罪。无言责,无事忧。噫!为国谋,则尸素之尤蠹者21;为身谋,则禄仕之优稳者。予佐是郡22,行四年矣,其心休休如一日二日,何哉?识时知命而已。又安知后之司马,不有与吾同志者乎?因书所得,以告来者。时元和十三年七月八日记。
【注释】 1司马:官名。唐时为郡的佐官。 2武德:唐高祖年号。 3便(bian变)宜:看怎样方便、适宜,自行斟酌处理,不必请示。制:裁断。 4总:集中。 5从事:官名。 6都督:地方军政长官。 7俸:薪俸。 8给事:官名。唐时掌驳正政令之违失。 9署:旧时指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 10耄(mao帽):年纪极老。 11莅(li利):这里是到官,就职的意思。 12课:考核。 13殿:本指考核官员的等级,这里有批评处罚的意思。 14才:作动词用,意思是有才能。 15器,用:才能。 16官:作动词用,意思是为官。 17适:舒适,畅快。 18 暇佚(yi逸):浪费时间去追求安闲逸乐。佚,通“逸”。 19绰绰:宽裕舒缓貌。 20廪:旧时指官府发给的粮米。21尸素:即尸位素餐,意思是居位食禄而不尽职。蠹(du度):害。22佐:动词,这里的意思是当郡佐。
【今译】 从唐高祖武德年间以来,各个官员都是根据方便适宜与否来处理裁决事情,大官的兼理小官的职责,权势重的侵犯权势轻的的职权。郡守的职权,集中掌握在各侯帅手里;郡佐的职权,转移到了各部从事手中,所以从五大都督府到上、中、下三郡,司马应主管的事务全都丧失了,只有空的头衔和薪俸还保存着。这个职务由所有降职或提升的内外文武百官相继担任。凡有了需要办理的事务,就交给在省、寺、军、府中供职的给事遥控兼理。凡任职久、资历高,昏聩糊涂,软弱无能,不能胜任工作,当时又不忍心废弃不用的人,就担任司马的实际职务。任司马的人,在职时有关方面不考核他们的才能,免职时又不责罚他们的无能,有才还是没才,都是一样的。假如有胸藏奇才,急于为国家建功立业的人担任这个职务,即使一天也不会快乐;倘若有培养志向而忘记名位,安心于自我修养的人担任了这个职务,即使一辈子也没有苦闷。当官不当官,为时机所决定;心里畅快不畅快,决定于本人。江州左边有匡庐山,左边有江湖,地势高,天气清明,有极美的风景可供游赏。刺史是守土之臣,不能远去观赏游玩;各属吏是具体办事的官员,也不敢自行消磨时间去追求安闲逸乐。只有司马有宽裕的时间,闲散的心情,可以从从容容地在山水风光和饮酒吟诗中乐而不倦。从这江州郡的南楼山、北楼水、湓亭、百花亭、风篁、石岩、瀑布、庐宫、源潭洞到东西二林寺、泉石松雪等景致,司马全都可以享有赏玩。如果有立志于为官而愿过隐士生活的人,除了这司马外还去求什么呢?据《唐六典》记载:最大的地势重要的州的司马,官居五品,每年官府发给粮米有几百石,每月的薪俸有六七万钱。官职足可庇护自身,吃的足够用来养家糊口。江州百姓生活安康,不是司马的功劳;江州政治败坏,也不是司马的罪过。不必讲什话去责备什么,也没有什么事情要自己去担扰。噫!如果为国家考虑,那么居官不尽职而白吃薪俸的人中,这样的司马最有害于国家的了;如果替自身着想,那么司马一职是俸禄最优厚,地位最稳当的了。我当这江州郡的司马,快四年了,自己内心安闲自得,好象刚过了一天两天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只不过我识时务,深知命该如此罢了。又怎知在我之后当司马的人中,没有与我同志的人呢?于是我把自己任职以来的体会写出来,以便告知后来接替司马职务的人。写这篇记的时间是元和十三年七月八日。
【总案】 这篇记写于著名的永贞革新遭到打击的“八司马之变”以后,这时白居易被贬谪江州任司马,将近四年。文章以含蓄深沉,不露锋芒的笔墨,描写了谪居闲散职位的自我宽解的心理状态,隐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矛盾复杂的情绪,从字里行间传出了不满社会现状的呼声。
文章看是淡笔,实则启人深思。拮英集萃,文章有几点意思是值得注意的。第一,实际担当司马职务的人,干得好,不会受到表彰奖赏;干得差,也没有什么人来批评处罚。有无才干,都一样。在这样的职位上,怎能实现作者“兼济天下”的宏愿呢?其心情怎能不忧愤如焚呢?第二,文章着力描写作者徜徉于山水诗酒之中的安闲自得之乐,同时也带出了尸位素餐,蠹害国家之苦,因此“心休休如一日二日”之乐,乃苦中求乐。这种以乐情写苦情的抒情方法,将作者不甘心尸位素餐又不得不尸位素餐的矛盾痛苦的感情抒写得十分动人心魄。第三,文章以感叹之笔,写出了“为国谋”与“为身谋”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在两种目的面前,作者理想是为国而谋,要屏弃这蠹国的司马之职,但残酷的现实又迫使他违心地为身而谋,无可奈何地不得不居于司马这个可悲的地位。作者不满现实的呼声,就在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折射出来,从而使文章超出了个人范围而具有深远的意义。
读此文,深感文章似有明暗两条情流。明流平缓,暗流激荡;明流奏响的是欢乐的乐曲,暗流则是一支心灵深处的悲歌了。
上一篇:苏辙《武昌九曲亭记》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下一篇: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注释|赏析|译文